目标教学与创新能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ManW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所以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善于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主动思维、积极参与下轻松地学会使用语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轻松、愉快、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这样学生大脑才能高效工作,创新思维才能活跃。如教人教版Book I Lesson 86一课时,我不直接说出 “This class we’ll learn lesson 86”,而是先问学生:“Which number do you like best?”学生各抒己见,把数字复习一遍,当学生说到8和6时这两数字时,我写到黑板上并组成Lesson 86。在这种民主的氛围里,学生不拘泥于一定的思维模式,可以大胆想象、创新。
  为了使课堂氛围攻更加生动化、趣味化,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除了传统的实物、模型、图片、动作等呈现新知的方法外,还可以把剪纸带进英语课堂。比如讲人教版Book I Lesson 49 What colour is it?时,我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彩纸,让学生动手剪,同时放上轻音乐。伴着优美的歌声,学生的心理放松,一会儿,一个个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剪纸在他们手中诞生了,有合情合理的red apple、blue coat、yellow banana……;当然也有不太合乎正常逻辑的black apple、green cat、white tree……无论剪出的是什么,教师都称赞他的别具一格。然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整个黑板成了五彩缤纷的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不用去死记单词、句型,而是在动手、动口的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
  
  二、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目标激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初中学生往往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缺乏应有的耐心,难以认真研读,这就要求教师在细心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思考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教JEFC Book III Lesson 10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一课时,教师可以问:“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make our world beautiful?”先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大胆想象,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产生了探求目标的动机与兴趣,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2、质疑激励,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是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如在学生“问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幻灯片,设置一些疑问:Where is…?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Which bus shall I take?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起来津津有味,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则听而不闻;还有一些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某种成见干脆放弃所教学的课程;相反出于感激或敬佩,又常常对某教师所教课程产生一种莫名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情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中介,是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来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让每堂课都充满欢声笑语,使每个学生都因成功而笑。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直接途径。就教材而言,创新能力的发展贯穿其中,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是否得当、成功。因此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要选择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而且应该因课而异,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
  1、同类联想:在词汇和语音教学中,运用联想以新带旧,如讲elephant,引导学生联想起monkey、dog、tiger、panda等,这种滚雪球的方式既复习了旧知识,也为学生展开联想提供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创新意识。
  2、逆向联想:是指用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以悖逆常规现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教The shop is closed today一句时,学生立刻补充到The shop isn’t open。每学一个这样的短语句子都让学生反向考虑问题,找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同时也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多向联想:是指以已知信息为起点,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吸收新信息的同时还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去考虑同一问题,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达到触类旁通。
  4、归纳联想:是指多种信息集中指向中心点,缩小范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化繁为简。歌曲、儿歌深受中学生喜爱,带进英语课堂,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可以把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简化。通常采用的旧曲添新词或用韵律明快的儿歌把它们说出来,在娱乐中再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
  5、自由联想:是指分散、辐射、扩散的自由方式,学生可以随心所欲,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地。在讲JEFC Book III Lesson 29时,我设计了一幅漫画,并事先把画的内容贴上,学生只能看到两板块:…drives a truck,…on the truck。先问:“What’s on the truck?”学生由食物猜到工具、学习用品、家用电器,最后揭开谜底:“There are some monkeys.”学生大为吃惊。也许是受了一点启示,当再问“Who is driving the truck?”时,学生们在的人物方面下功夫,有的猜到各种动物——原来是“a cow”。然后,我抓住时机教育学生:“They eat only grass,but give us milk.” 这一节课,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尽显其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061600河北省东光县找王中学)
其他文献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唐山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胡中柱先生就倡导作文教学讲究“多做少批重讲评”。二、三十年过去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最近笔者听了几节作文讲评课,感觉很不尽如人意。具体说来存在如下问题:    1、作文讲评模式化    这几节课尽管命题类型、文章体裁、写作要求不同,但都呈现出相同的教学步骤,即概括评述上次作文的优缺点,教师朗读学生范文并简单评议,布置本次作文并稍加指点,最后学生
期刊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信息已高度一体化,“日新月异”已不能反映当今时代的特点,“瞬息万变”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封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早日诞生、早日成熟,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期刊
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大语文教学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在:  1、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等)  在《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和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促进学习迁移。下面本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类比迁移,注意发现共同成份    当一种学习情境同另一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份时,才能相互影响,产生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类比,努力探讨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地依据规律,辩认眼前的问题,实现同化、顺化,达到迁移。例如:立体几何的许多概念、知识点可和平面几何的概念、知识点进
期刊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目标和建议不仅要求小学习作课堂教学要做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而且要注重培养小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如何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研究,素来是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热点,有“让生活走进语文习作课堂”之说,有“研究性作文教学”之见,还有“构建交往作文,关注儿童
期刊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无论是从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极好载体。现笔者以它为例谈谈如何开展研究性阅读。    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研究后学生认定“为什么伯
期刊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是诗圣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赞美。作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确已登峰造极,无人可比。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完美的人,一生却都生活在痛苦的阴霾里,这有他留下的诗歌为证。   李白的诗似乎对“月”对“酒”情有独钟,但稍加品味你就会发现他深藏在“月”和“酒”中的痛苦与无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着力培养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动口、动脑、动手,发展思维及探索能力。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这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地、灵活地选择教法,有意识、有计划地精讲精练。教师提问时,问题要来自学生了解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发现问题
期刊
现代职专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交往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经常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主动性,更要学有成效。近时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学有成效,就必须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社会素质上来。所谓数学课堂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的一部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这些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这些学生的问题及教师出现的想法,我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