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加强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即“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三严”强调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严守道德底线、权力红线和纪律的高压线;“三实”强调的是我们干事立业、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三严三实”既是制度上的约束,又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它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是我们执好政、用好权的一个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严三实”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思想守则与行动准则的有机统一、权力与责任的有机统一,为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修身做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


  修身做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被称做“圣人”的孔子也用“吾日三省吾身”来强调修身。修身就是修心立德,注重的是内在的修养,修身历来被当做是为官做人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长期要求自己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强调修身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主体中的关键少数,不但要有现代化的治理能力作支撑,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做到以德修身,能够以德服众。德乃立身之本,道德品行是衡量领导干部做人为政的首要标准。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的道德操守和品行修养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领导个人形象,还反映和代表着党的形象,更是引领大家前进的灯塔。领导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了对其道德修养的要求不同于普通党员,更不同于一般群众,其个人形象具有表率示范作用,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立身行事的“方向盘”,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黏合剂”,是引领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作为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要做到严以修身、诚实做人,始终以平常之心对待名誉,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做人比做官更重要。要始终做到社会再变,灵魂不能浮躁;诱惑再多,步子不能乱套,时刻做到洁身自好。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严以律己:领导干部的从政要求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指明了权力属性,也道出了人民期盼: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下行使,不能有丝毫任性。领导干部任性危害巨大,不可小觑。不仅会玷污领导干部形象,破坏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也伤害人民感情。领导干部的任性,既有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往往也有监督制度不实、监管缺失乏力等客观因素。领导干部要去掉任性,必须增强党性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依法用权,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一个人当了领导干部之后,手中都掌握着决定资源配置的权力,这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享受其手中权力带来的利益,会极尽所能地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投其所好。开始的时候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警惕、反省,时间久了就会听之如饴、受之如常,将这些逐利之人当成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常常被“捧”入云端而不自知,遇上这些亲近之人有所求自然会任性用权,最终被“捧杀”。领导干部要保持警醒之心,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要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政策要求,不超越政策界限搞变通、打擦边球,不违规操作乱办事。领导干部肩负着治国理政的重任,要做到廉洁自律,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就得自觉地排除私心杂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保持干净清白。既然当了领导干部,就不能把党的一些法律、制度、纪律置之脑后,不去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领导干部对纪律、规矩、要求要有敬畏,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做到在大节上与党同行,令行禁止,保持与党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在日常小节上做到不坏规矩、不越雷池、不犯错误。如果领导干部把持不住,不能约束自身的行为,那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落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干事创业: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官就要担当、当官就要尽责,就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着矛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后退,那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干部。现实当中,有的领导干部沉溺于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把工作当做谋取功名利禄的跳板;有的热衷于大干快上、装点门面,表面上看干了不少事,其实背后的问题不少;有的为了能够短时间内出政绩,不顾实际、不择手段。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保持着“打虎拍蝇”的高压态势,持续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然而,在反腐高压下,一部分领导干部纷纷开启“自保模式”,搞明哲保身,主张所谓“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面对公事畏缩不前、绕道而行,不作为,不担当。这种不作为、不担当的行为,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行政资源,对经济、社会、国家和政党的危害极其巨大。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遵守规矩不能无所作为。要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那些为官不为、为官不勤、为官不廉的现象,要敢于批评、敢于碰硬,鼓励领导干部多干事、多作为,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当前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领导干部要有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精神,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有所作为。用干净干事、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成效,来体现“领导”二字的分量与担当!
  (作者单位:盐池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冯学娟
其他文献
以前湖北省当阳县公路段的拌合机在生产时,必须由一个人手工启闭沥青混合料料斗,工人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为此我们对旧料斗进行了改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