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看中国当代设计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来源,是我们针对中国当代设计发言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们需要一个国际的和当代的脚怀和思维,也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对中国本土文化加以审视,达到本土文化与全球化的结合,从而进行新的提高和适时的转变。关于“后殖民主义”这个名词,大家可能觉得对其的理解比较晦涩,怎么对其确切、深入地理解,如何用简单的话语将复杂的问题讲清楚,并进一步体现到中国当代设计之中,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中国当代设计;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89-01
  一、如何理解与认知“后殖民主义”
  谈到后殖民主义,大家首先会想到赛义德,他和霍米·巴巴、斯皮瓦克一起被罗伯特·扬称为后殖民研究中的“神圣三剑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后殖民理论都是一个主要受赛义德著作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领域,赛义德和其著作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在赛义德看来,那些西方著作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东方,而是一种西方人的文化构思。在人们的认知里,东方总是被赋予形形色色的消极特征,相反,西方则总是被赋予积极的特征,换言之,建立在政治、文化甚至宗教基础之上的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强弱关系。后殖民主义理论突出和强调的是文化问题,它的直接目标是为了颠覆文化殖民和话语霸权,也就是说,后殖民主义所研究的重点是在文化、知识和精神领域里。
  后殖民主义作为当代多种文化政治理论的集合性话语,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找到自我。在该研究领域,无论是赛义德充满歧义的“东方主义”,还是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的具有解构或女权色彩的后殖民文化理论,都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当今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设计研究有着深化作用,并有可能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更大的跨国际语境来看当代中国的当代设计。
  二、中国当代设计出现的问题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许多西方的设计理念,这导致设计师忽视了“设计为大众”的观念,进入了追求西方潮流设计、时尚设计的怪圈。因而,我国的设计界不由自主地学会了“拿来主义”,借鉴西方的设计方法,模仿西方的設计思想,一时间崇洋媚外成风。中国当代设计与西方当代之间只是一种影响、制约及接受的单向关系,而不是双向、平等的交流,这可以从近些年来中国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我们耗资巨大的建筑物要去请国外的设计师来设计。北京的国家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人家画一个弧的设计,竟赚去设计费数千万元的代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建筑风格与北京这个城市的整体环境、大的文化氛围是不和谐的,北京是一个拥有独特人文特色建筑的城市,特别是与国家剧院直面相向的故宫,两种风格无法融合,因而引起国人极大的争议。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建筑方面都盲目追求西方的建筑风格,武汉其实是一个有着自己文化韵味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商业的需求,出现各种西式建筑,最突出的应当属于光谷的步行街,从最初的步行街到后来的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风情街,这些建筑都是极具欧式风格的建筑,为什么我们不能设计出一些武汉味道的建筑呢?还有中国在当代的其他设计领域,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大多随波逐流,还有一部分人是盲目的认为西方的都是好的,都是精华,我们传统的文化就都是糟粕,这种观念肯定是错误的。
  三、后殖民主义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对于中国当代设计殖民主义思维的克服和摆脱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摆脱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要一味地追求西式设计。中国曾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国家的经济、文化处于落后地地位,所以很容易受到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进而陷入追求西方潮流设计、时尚设计的错误思想。其次,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话语权,重新认识自我及民族文化。引入后殖民主义理论,便于我们把握在后殖民时期与西方对话的权利,我们就不会盲目地认为,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我们要让自己从被排斥的边缘化逐渐走向与西方融合的非边缘化,并重建自己丧失的地位。再次,我们要加强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在追随国际潮流的同时,如何把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精神融人其中,如何以独特的民族面貌跻身于世界,这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心。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鲜明地介入当代设计,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化的竟争中失去民族文化特色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最后,我们要以平等的地位去和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出现和传播促进了跨国或者跨文化的合作,使得设计师在和来自不同国家具备不同文化身份的设计师合作的同时能够更充分的发掘自己的身份、文化和个性,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才能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
  四、结语
  研究中国当代设计,需要关注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从而关注中国当代设计的走向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现代性文化,它应当是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文化的精髓,即不要抛弃本土文化,而是将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让当代设计焕发新的色彩。著名设计教育家王受之说过“形式至上,不求甚解,以为甚解,这很可怕”,所以中国的当代设计必须要在后殖民主义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在了解后殖民主义理论之后,对中国当代设计进行反思,希望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自我和民族文化,找到自己的话语权,加强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审视和发觉中国的文化精神,并构建平等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赛义德(美):《东方学》,1987年版。
  [2]赵希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5]周彦:《“去中国化”的殖民心态——兼谈后殖民主义下的当代艺术》。
  [6]屈湘玲、陈宏平:《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当代中国的“洋设计”》 《中外建筑》2010年03期。
  作者简介:樊蓉蓉(1992-),女,湖北省荆门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设计学。
其他文献
项目组合管理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对中国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从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煤炭企业的重要性展开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提供煤炭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与方法.从而进一步强化煤炭企业的安全宣传教育,让全体煤矿工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稳定、高速、长足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并且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人才的流
连锁企业以其专业化和分工优势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世界零售业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的是,物流配送体系相对落后,这给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本
摘要:当今形势瞬息万变,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以创新的方式适应市场,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前行。它作为引导企业发展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管理创新;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E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86-01  随着这次经济危机的逐步加深,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煤炭行业作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并帮助管理者利用成本信息进行各种决策。宝钢集团在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时主要关注几大要点,笔者在分析其战略成本管理内容和结
走婚制是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主要婚姻形式,发展至今一直保持着生命力,本文旨在以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的走婚制的形式与历史文化变迁为基础,研究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代纺织布料中,当代绘画艺术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领域。由于纺织布料和绘画语言的平面二维性非常相似,加之纺织印染技术的逐渐承诺成熟,绘画艺术被轻易地运用于各种纺织品中,使得纺织布料艺术性、装饰性以及视觉感效果更加强烈。当前,国外诸多现代艺术大师直接参与到纺织布料品设计中,利用绘画艺术语言赋予纺织布料深刻内涵,使得纺织布料发生重大变革,直接促进纺织品艺术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绘画;纺织
摘 要:生态理念对于现代园林施工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现代园林工程施工已经不再是过去走走形式的“面子工程”,开始更多的注重工程的实用性,而园林绿化的实际作用就是提升环境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而生态理念就是园林的核心,本文结合园林施工中的生态考量问题,以及园林施工中的生态位理念的融入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往有助于园林施工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位理念;园林施工;现代园林;生态建设  前言  园
2010年,我有幸通过公开招聘加入到了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原新乡市社会福利院)这个大家庭工作,获得了向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同事们学习的机会,并先后参与了儿童护理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