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因而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合理使用合作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素养;本科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进行,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下开展教学工作。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格。本科生遗传学实验占实验教学重要比例,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素养。课前组织学生自主的探究教材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其发现实验的问题,并合作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对实验进行验证或改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同时也有利于遗传学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
  一、 合作学习的要求
  (一) 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比较侧重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从而忽视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具体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与小组成员内进行探讨和总结相应的结论,分享至全班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操作前,需对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预实验。在实验具体实施中,教师注意观察每组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确保每组同学都参与尝试实验。
  (二) 师生进行互动
  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各种情境,使学生的观点相互交融。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双方是平等交流和探讨,有利于师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进行探索,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验前,保证每一位学生有思考的环境,教师安排任务下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通过查找资料,写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每一个小组成员完成自己任务后,经过成员之间的讨论,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總结。教师的指导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中展示其讨论的结果,并积极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对其结果进行有效补充和适当修改,创设竞争性环境。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表现为观察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新颖观点,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生物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
  (三) 注重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主要区别在于,合作学习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内容组织和学习,教师只是引导者,协调者。在教学中师生互动,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增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思维表达能力。教师结合学生个人参与小组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过程中表现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 合作学习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以遗传学实验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进行实验,传统的直接讲说的教学形式,将书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提前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把实验流程记在本子上。在基础的实验中,教师演练,学生模仿,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实验出现的失误如果得不到结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不能理解实验本质,甚至短时间内忘记实验内容。另外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过程讲解没有其他辅助的教学设施,从而使学生听完讲授后不理解抽象生物学概念。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课程时,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罗列实验步骤,学生接受抽象内容,容易思考疲劳,导致无法理解实验内容,进而对课堂失去兴趣。而如果利用CCD显微镜在多媒体上现场展示一些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并结合理论课已学知识讲解细胞的减数分裂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加深对实验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由被动接受的概念转化为内在理解的知识。
  (二) 教学合作学习形式化
  在实验教学中,部分的实验需要两人或多人才能完成的,教师安排任务一般按照学号或者学生自发组队;部分学生实验前没有预习与思考实验内容,只是按照步骤做实验,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导致小组合作效率降低;有些学生没有进行实验操作,直接抄写同组成员的实验结果,教学效果无法保障,使合作学习教学形式化。
  三、 合作学习在本科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
  在本科实验课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下面我将以遗传学中果蝇实验为例进行阐述。果蝇是经典遗传学实验中研究基因分离、伴性遗传、连锁交换等规律的重要材料。果蝇从亲本选择到F2代结果分析需持续近5周,实验安排紧密,需要人人动手,小组合作解决实验的问题。
  (一) 分组
  在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的遗传学实验中,如何分组是确保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实验操作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有两位成员,包括一位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和一位相对较弱同学。两名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二) 分工
  果蝇实验包括基因分离、伴性遗传、连锁交换三个子实验,正、反交两个处理(3个子实验×2个处理)。为了让每位同学充分理解遗传学规律,我们对实验进行如下分工,并提出要求:①每位学生必须完成3个子实验,如果其中一名学生选择正交,则另一学生需完成反交的3个子实验,保证每   位同学都参与实验。②如实记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成功原因及失败教训等,以便与其他组之间共享。
  (三) 进行实验
  组内同伴互助完成实验,教师实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做好引导、组织、协调等工作。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观点、问题、困难时,及时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探讨实验相关内容,并对各小组内部的实验讨论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或者适当示范操作向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产生兴趣。
  (四) 实验结果分析
  引导组内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例如:如何理解常染色体单因子杂交实验子代个体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正、反交所得子代性状有一定的变化这一现象。学生需结合理论课学习知识,分析造成实验结果异同的原因,从而达到对遗传学基本规律的深刻理解。
  (五) 实验总结
  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组学生上台讲述实验经历以供其他学生参考。在总结环节,教师鼓励各小组发言进行互相补充或修改,总结各组实验成功与不成功原因。汇总各小组建议,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
  四、 教學启示
  遗传学实验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的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设计实验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合作学习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几人为一组,将具体的任务分配于各个小组,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在实验中实施讨论方案,最后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合作学习,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理解和应用遗传学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31.
  [2]夏颖.合作学习与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6(20):24.
  [3]罗亚红.探究性学习在田径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梅光辉.高中生物学“创新思维—合作学习”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5.
  [5]何君辉.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
  [6]宋喜悦,张玲丽,胡甘.《遗传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提高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02):152-157.
  [7]张哲妍,王晓静.基于实验的果蝇伴性遗传数学模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1):30-34.
  [8]吴仁英.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张大为,简海霞,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要不断加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行,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课堂中要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作用。那么对于自主教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这样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也是有帮助的,所以
[目的]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是哺乳动物主要的内耳传出神经递质,在外周前庭系统中存在各种毒菌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大的当今社会,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方式,通过历史教学讲解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探究,进而阐明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教学理解;教学实践  21世纪的人才培养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不断地发展渗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亦逐渐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形式来提升课堂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果,然而,同时也引发出了另外的问题,即课堂时间优化管理问题。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太多的时间浪费的环节,进而影响整节课堂的效率。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中历史课堂上关于时间流失浪费现象进行分析,同时阐述相关应对措施,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时
摘要:在新时代社会里,比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我们教师要寻找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合点,来寻求小组合作学习和历史教学的适应性。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全面地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因地制宜”,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地推进,国家提倡了素质教学的理念,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并联系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协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的行为准则,进而提升适应的能力”。但是,由于政治课程又带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课堂气氛过于沉寂,缺少应有的活力,导致教学效果偏低,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
摘要:对于课堂教学高效率,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政治教师也需要树立全新的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
摘要:随着国际合作战略的深度推广,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日益提升。历史课堂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历史的多重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国际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他们即将迈入社会,或者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但是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是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