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海关特殊监管区法律制度的构建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海关特殊监管区逐渐成为各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对外贸易水平的重要手段。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制建设采取“先设区后立法”的发展模式,不仅起步晚,而且存在着许多制度性缺陷。本文对这些制度性缺陷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对进一步构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关特殊监管区;法律制度;缺陷;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按照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一系列海关特殊监管区。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促进国际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逐步显现出国家统一立法缺位、体制不顺、功能重复等弊端。因此,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完善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制构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定义和功能
  
  2006年我国在《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中首次使用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概念。所谓海关特殊监管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海关为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区域。
  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主要功能包括:1.保税加工。即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延伸产业价值链,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功能;2.保税物流。即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而建立起物流中心的功能;3.保税贸易。即通过开展保税条件下的货物贸易,来建立起采购中心和分销中心的功能;4.服务贸易。即开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如研发设计、售后维修等)和流通性服务贸易(如贸易、结算、金融等)的功能。
  
  二、国际上先进的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
  
  (一)<京都公约》关于自由贸易区的规定
  按照《京都公约》专项附约四的规定:自由区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视为在关境之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京都公约》关于自由区的规定,旨在给予进人自由区的货物免除税费,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公约》作为国际性法律文件,为协调和统一各国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美国《对外贸易区法案》的有关规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先立法后设区的典范,其对外贸易区的设立及运作。始终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早在1934年。美国国会即通过了《对外贸易区法案》,将对外贸易区定位为—个封闭的“境内关外”的区域。除法律禁止的任何国外和国内的商品都可以进区,不受美国海关法的约束。只有在运往关境内的情况下。才须缴纳关税:1950-1999年间,美国国会对该法进行过8次修正,每次修正都对对外贸易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美国进人对外贸易区的货物享有的便利包括免除或延期缴纳关税;无须缴纳仓储税;不受配额或许可证的限制等。继颁布和修订《对外贸易区法案》后,美国又颁布了《美国对外贸易区管理手册》和《美国对外贸易区委员会通用条例》,为对外贸易区的良好运作提供了保障。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相关规定
  自由港是当今世界上自由开放程度最高、最大程度地实现港口城市与自由贸易区融合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世界范围内堪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港的城市极少,香港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回归后将继续保持其自由港地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征收关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及资本的自由流动。
  
  三、我国现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制度性缺陷
  
  (一)立法层次低。国家统一立法缺位
  和美国“先立法后设区”不同,我国采取的是“先设区后立法”,因此海关特殊监管区从设区伊始就存在着立法上的先天不足。和美国有《对外贸易区法案》相比,在我国不存在统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法》。纵观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立法,属于法律层次的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四条这一条,但其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就是由海关总署制定的《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了。这些规章不仅立法层次低,而且内容零散、互为冲突,严重妨碍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良性发展。
  (二)“境内关外”的法律地位未予明确
  我国早在1999年8月就由海关总署等9个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境内关外”的概念,原则上海关等政府部门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管理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例如,对于保税港区来说,凡是境外人区的货物不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但是国内却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这种“境内关外”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的界定。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现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上说。由八部委共同管理。但实践中,囿于各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难以协调一致,导致区内各管理部门及企业难以全面贯彻实施。加上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管理机构缺位,导致其功能定位趋同、过度竞争。由于体制上的不顺,甚至导致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理念并未落到实处,“一站式”管理也没能真正到位。
  
  四、构建海关特殊监管区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尽快颁布统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法
  美国、巴拿马等国都是“先立法后设区”,以立法明确规定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地位。而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虽然已经历经20年的发展历程,但至今却没有制定统一的立法,来明确界定其“境内关外”的法律地位。因此,笔者建议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和颁布《海关特殊监管区法》,作为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实施监管的法律依据。
  (二)确立适当的管理体制
  通过立法确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管理体制,是决定特殊监管区法律和政策执行好坏的关键。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笔者建议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如成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委员会”来对海关特殊监管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制度
  实施全面的税收优惠,是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优势所在。如美国对外贸易区实行缓征关税和免征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区内企业加工商品的增值部分则免征增值税。对此,我们应予以大力借鉴,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而针对当前在不同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存在的税收政策实施上的差异,则应以统一立法的形式予以协调和克服。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三江侗族文化的发展与困境为视角,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侗族的文化特点及其现状,分析其民族文化流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法律保护方式及利益分享机制,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全面
钻井液的合理应用对高效钻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牛东区块储层特征,设计了二开钻井过程不同阶段的钻井液,并讨论了钻井过程油气层保护的相关技术要求.近年来实际应用效果表明
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国民生命安全,容不得有丝毫马虎.对道路和桥梁工程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既能提高工程的质量,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可以实现质量和成
在水轮发电机组中,主轴轴线的测量和调整对于发电机的有效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现阶段水力发电机组检修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测量调整技术直接影响相关的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将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行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是设备润滑.设备良好的润滑不仅保证了设备正常稳
老庄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之一。探索道家哲学中的独特精髓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内在契合,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重建有着很明显的启示作用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维修工作的重要作用,并从多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实现汽车维修行
新形势下智能变电站应用水平的提升,对与之相关的继电保护依赖程度加深.在此背景下,为了保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良好的调试状况,增强其调试效果,则需要考虑相关的关键问题,运
公路机电系统维护费用与机电系统(设备)运行时间的长短以及维护工作的复杂难易程度关联性很大。在编制新疆公路机电系统维护费用时根据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的运行年限和复杂难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