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致死剂量照射模型小鼠输注骨骼肌卫星细胞后造血功能的变化(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骼肌卫星细胞是一种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肌源性干细胞。近年,国外已有报道骨骼肌细胞具可被某种特定微环境因子激活分化为造血干细胞,从而具有造血重建的潜能。目的:初步验证肌源性的成体干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的能力。设计:验证性动物实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材料:选用雌性昆明种成年小鼠65只,体质量25~28g。出生5d昆明种乳鼠5只,均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实验于2001-08/2003-08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细胞培养室完成。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分离5只乳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5只成年昆明种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取成年雌性小鼠60只作为受体,用60Coγ8.0Gy照射,然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培养液输注组小鼠尾静脉注射DMEM/F-12培养液;卫星细胞输注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卫星细胞悬液0.3mL(细胞浓度1×109L-1);骨髓细胞输注组小鼠尾静脉注射骨髓细胞悬液0.3mL(细胞浓度1×109L-1)。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各组小鼠14d存活率。②照射后14d处死存活下来的受体小鼠:肉眼计数脾脏表面结节数;对骨髓单个核细胞涂片进行Wright-Gimesa染色。结果:①脾集落形成单位的测定:照射后14d,卫星细胞注射组小鼠脾结节数与骨髓细胞注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织学鉴定结果:卫星细胞输注组与骨髓细胞输注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涂片中有相对较多的早期造血细胞出现,其形态符合早期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③被照射鼠的存活情况:对照组和培养液输注组小鼠在被照射后9~13d全部死亡。照射后14d,卫星细胞输注组和骨髓细胞输注组分别有8和13只鼠存活。结论: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的功能。
其他文献
为提高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对航空发动机磨损预测的准确性,提出利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解决其筹资需要成为大难题。现有研究表明银企关系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确保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影像质量,采用美国模体实验室和Goodenough博士研制的magphan模体,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的建议和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提出的标准
用大港低凝环烷基原油的减二、减四线馏分油经适度加氢-糠醛-白土精制,调合后加入适量高温抗氧剂、防锈剂制得的L-DAB220空气压缩机油,理化指标符合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分公司企
【目的】评价强柱方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AS患者48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
背景黄精是一种传统的抗衰老中药,其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目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黄精多糖对蛋白非酶糖基化的关键物质—糖基化终产
泛在网络包含电信网、互联网以及融合各种业务的下一代网络,并涵盖各种有线无线宽带接入、传感器网络和射频标签技术(RFID)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
目的:探讨绿原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从绿原酸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结论:绿原酸具有抗糖尿病、保护心脑血管肝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抑
<正>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同一个实验室的两个研究团队,同时找到了发挥量子计算机超级计算能力的直接解决方案。两团队分别创造出两种量子比特(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