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模拟表位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纯化的4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单克隆抗体(1B5,5D1,2H11和I4-4-3)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对40个克隆(10个单克隆噬菌斑×4株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验证,获得32个阳性克隆,选20个阳性克隆(5个单克隆噬菌斑×4株单克隆抗体)进行DNA序列分析,确定了4个优势12肽为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原表位。这4个12肽在一级结构上没有3个以上连续氨基酸与GenBank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之处,与单抗的结合可被VP2蛋白有
其他文献
根据GenBank上猪TNNC2(fast skeletal muscle troponin C)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629177)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617bp TNNC2cDNA片段(GenBank accession N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油水层综合判别方法。首先将数字化测井曲线和地层参数经预处理转化为二值点阵图象模式,经过点阵数据编码压缩提取和记忆曲线所表征的地层模式特征,然后利用BP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所得神经网络稳定、学习收敛速度快,同时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和推广能力,此模型对解决油水层综合判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8口
指出了P2P网络计算模型同传统的计算模型之间的区别 ,它所具有的许多吸引人的新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地论述了JXTA体系结构在实现P2P计算模型时的特点、设计原则、核心构造块、核心协议、主要的参考实现及潜在的应用。
黑麦(Secale cereale)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奥地利黑麦杂交后代选育的抗白粉病品系N9436-1的黑麦遗传物
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coflavus)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菌。前期研究表明,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酸性转化酶是植物体内降解蔗糖为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关键酶,而还原糖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低温贮藏中的快速积累是影响油炸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对马铃薯
以虚拟现实集成开发工具包WTK为核心,探讨了基于WTK的虚拟环境构造机制,仿真管理程序的工作方式,以节点为基础的虚拟场景图的组织结构。并以WTK为工具,结合物料搬运机械的虚拟远程操作,建立了基于WTK的物料搬运视景仿真场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