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术中用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LASIK术中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临床效果及分析飞秒激光仪制作不理想瓣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2402例(4697眼)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行LASIK的近视患者.根据术前设计角膜瓣厚度分成90 μm的255例(479只眼),110 μm 2091例(4138只眼),140 μm 56例(80只眼),术后1周使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角膜瓣的实际厚度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实际角膜瓣厚度:90 μm角膜瓣平均厚度[90.54±6.06(82~ 101 )]μm,110 μm角膜瓣平均厚度[109.79±7.62(103~116)]μm,140μm角膜瓣平均厚度[138.85±5.68(129~147)]μm,术后实际角膜瓣厚度与术前预先设计角膜瓣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制瓣过程中,出现5种不理想的角膜瓣问题:角膜切削基质面中心颗粒大、角膜切削面基质面有条纹、角膜切削基质面条形粘连、角膜切削基质面中心粘连、飞秒激光切削角膜后角结膜结合处出现气泡,并总结其处理方法.结论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行LASIK,切削精确、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提高对比敏感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与责任血管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资料。根据不同的责任血管类型,将病例分为
目的 观察临床上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在无痛人流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22%苯磺·乙羧氟可湿性粉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一年生及越年生阔叶杂草灰菜、荠菜、播娘蒿等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10g/667m2剂量下30d鲜重总防效
目的 对非典型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刮片取材,涂片镜检不能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采用暗场显微镜联合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进行观察研究,并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 23例(23只眼)非典型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角膜刮片取材培养前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对溃疡灶进行活体检查,然后进行角膜刮片取材,涂片常规镜检和暗场显微镜检查,研究其图象特点,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非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灶中的真菌菌
目的 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融合联合术前栓塞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AVM的病例资料,其中Spetzler-Ma
为有效地对电动车电池剩余容量进行预测,在分析了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的网络结构后,利用湖南大学自主研发的EV-3电动汽车充放电实验数据,建立了MH/Ni电池的ANFIS电
外环线外侧绿化带建设工程是2002年市委、市政府改善人民生活新三件事的要求之一,是改善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化带防护作用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天津市外环线外侧绿化带现状
目的 探讨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和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造影(ICGA)检查,诊断为慢性CSC的连续病例24例25只眼,以ICG为指导确定光斑大小和位置,采用1/2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后进行最佳矫正视力(ETDRS视力表)、FFA、ICGA和OCT检查.结果 术后6个月时,
目的 比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单焦点人工状晶体(SIOL)患者术后视力和阅读视力的差异,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74例(12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MIOL组植入Alcon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组植入Alcon Acrysof Natural单焦点人工状晶体.术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