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无效原因之规范适用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cqjy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法总则》第146条、第153条和第154条分别规定了虚假意思表示、违背公序良俗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法律行为无效,导致这三种无效原因的关系出现混乱。实际上,虚假意思表示与恶意串通之情形应包含于"违背善良风俗"之范畴内。从比较法上看,也无法找到单列恶意串通为法律行为无效原因之做法。基于此,我国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上,应采用限缩原则解释"恶意串通"和"虚假意思表示",扩大"善良风俗"之适用范围,使"违背公序良俗"成为认定虚假意思表示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之"一般条款"。当三种无效原因"竞合"时,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同时,该三条规范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及第6条之规定出现法条竞合时,也应做技术性处理。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经常遭受雷击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整改的效果和总结在整改过程中的经验,得出降低全线路的接地电阻是防止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和防止输、变电设备遭雷击损
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建筑节能的检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多角度的思考,认为建筑节能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2012年6月13日,《法制日报》刊发了褚宸舸先生的《强制晨读与指纹签到》一文,文章认为:强制晨读缺乏法律依据,不能达到目的,构成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2012年12月《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0辑)》又发表了褚先生的《普通高校用指纹考勤强制晨读事件的合法性研究》,文章认为:强制晨读侵犯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权、构成了对学生生活的干涉和人身自由的强制。指纹考勤则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粗略检索,国内普通
期刊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简称“法定公共职能组织”),是中国特有的立法术语,也是一个不确定法律概念,其具体的含义和范围并不清晰。其称谓和范围的混
【摘 要】综合类艺术院校的优势是利用多学科将艺术性、工程性、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综合类艺术院校要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善人才结构,尊重科学规律,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关键词】综合类艺术院校 公共课  基金项目:陕西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JG49。  引言  综合类大学开设艺术类专业已成为当今大学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学科相互支撑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优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