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活动开启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初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牛雅杰,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府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地对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式下管理好高校研究生,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沙龙;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00-02
  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首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不断变革与创新,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式”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成为高等学府重要的学生群体。
  由于研究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和其在高等教育区别于本科生中呈现的新特点,比如学术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社会负责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同时显现出其一定的难度。因此,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教育管理工作的首位,同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为例,就特色活动对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更好的帮助研究生成长成才。
  一、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
  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没有充足编制,多为兼职辅导员,且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专职辅导员带领,研究生教育管理难以深入开展;兼职人员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和研究不够,综合素质能力不能保障。
  2.导师在研究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缺乏突出
  古语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研究生日常管理教育中,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导师对于研究生的管理主要倾向于科研能力的塑造,而忽视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研究生课余活动难以开展
  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日常学习生活主要以实验室为单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传统意义上“专业班级”的概念逐步弱化;同时,研究生日常多数时间都致力于科研问题探索,疏于对课余时间的管理与安排;并且,研究生的个人利益观念强于集体意识,所以,对于研究生课外活动的组织产生的一定的困扰。
  二、以食品学院“小食代”研究生沙龙为例,探索研究生日常管理教育新模式
  基于研究生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食品学院举办的“小食代”研究生沙龙活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也开启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有414名研究生,为了贴近学生需求开展活动,食品学院通过在校内外充分调研,决定以沙龙的形式为全院研究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平台,并采纳研究生们的意见,给沙龙起名“小食代”。沙龙每两周一期,每期活动有1名主讲人,主题从研究生中征集而来,聚焦研究生碰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目前已举办的活动有研究生骨干力量培养、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青年教师面对面、求职问诊大探索、榜样的力量等,只要对活动主题感兴趣的研究生都可以参加交流,每期人数限定为40以内。为了将沙龙打造成研究生喜欢的平台,学院还借助官方微信平台实现线上宣传、线下交流相结合,微信平台上在活动前一天推送详细的主题、时间、地点,方便广大研究生实时查阅。同时,依托微信广大的用户人群,研究生们可以更便捷地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
  1.研究生骨干培养助研究生成长成才
  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四支队伍”中的一支学生力量来自于研究生骨干。研究生骨干是能够深入研究生群体洞悉研究生思想状态、研究生生活需求等现象的主要力量,是培养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生力军,同时是可以代表广大研究生一个特殊群体。研究生骨干是沟通研究生管理人员与研究生的有效“桥梁”。培养一支责任心强、品格高尚的研究生骨干,充分发挥各年级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三自”作用。首期“小食代”研究生沙龙邀请校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为学生服务、做好老师的助手的经验和感受,还就当代研究生的特点、如何开展研究生工作等与研究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同时,主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一同参加,搭建辅导员-研究生骨干二级管理新模式。
  2.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
  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学业、就业、情感日益增加,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严苛的分工明细,于是在研究生日常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小食代”研究生沙龙特意邀请国家心理咨询师的专家、教授,为研究生这个群体开展了走近“心”世界心理健康沙龙,引导研究生们通过现场进行压力测试让研究生真正了解自身心理状态,带领研究生进行专业的放松训练,鼓励研究生善于寻求外界的帮助、社会支持。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自己与导师,善于管理情绪,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及态度,练就过硬的能力、本领、践行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3.青年教师掌灯研究生科研
  青年教师是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包括制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科研项目进度的督管,科研补贴的发放等。青年教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而且,青年教师年龄与研究生差距小,便于相互沟通。在第三期“小食代”研究生沙龙中作客的嘉宾是深受广大研究生喜爱的青年教师,主要从科研的意义、学术内涵,丰富而有意义的留学生活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了教育。同时,同时传授检索及阅读文献经验与方法,分享高效实用的工具软件,解答研究生关于留学、读博、论文写作的迷茫与困惑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的频繁的接触和交流,能更好地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科研团队的力量。   4.朋辈榜样影响研究生信仰发扬朋辈的榜样力量,让优秀的同龄人成为自己的标尺;发挥长辈的教育力量,让杰出的长者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确保研究生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生活,“小食代”研究生沙龙举行了朋辈榜样见面会。本次沙龙以专业班级划分,共5个会场,每个会场由2-3名研究生朋辈榜样主持,朋辈榜样主要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及研究生会主要干部。沙龙主要以交流互动为主,朋辈就学科专业、研究生学术发展、研究生生活、身心健康、安全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问题的解答。
  5.职场达人带动应届毕业生就业积极性
  作为一名研究生,相比本科生与博士生,就业处境更加尴尬,因此“小食代”研究生沙龙邀请校内外知名职场达人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和实际案例分析对简历的制作,网申、笔试、面试中的技巧与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沙龙的目的在于,搭建求职分享平台,帮助研究生毕业生直面就业压力,解决就业中的困惑与具体问题,为提高研究生在求职中的竞争力提供了支持。有效面对时下新形势,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对后续沙龙活动开展的建议
  1.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继续开展有关学术研讨类沙龙活动
  学术沙龙是研究生与导师以及研究生之间思想碰撞的阵地,是研究生智慧启迪的平台,是灵感激发的磁场。以不同学科方向为主题,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进行学术问题的探讨。导师作为是沙龙方向的引导者和掌控者,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各界专家教授进行研讨。
  2.以实验室为单位,继续开拓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由于研究生“专业班级”日趋“虚拟化”,实验室成为研究生活动的主要集体。因此,以实验室为单位举行实验室内部、实验室之间的竞技类活动,或者交友联谊类活动不仅能够活跃研究生课余生活,增进研究生与导师、研究生同学间互相了解,还能够更好的培养研究生集体荣誉感。如“师生与共”羽毛球赛、或者“研情”联谊会等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得有才华、拥有一技之长的研究生有了展示风采的平台,使学业与休息更加协调,从而使校园文化气氛变得更加浓郁和谐。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庆,程安科.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和打造学生特色活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05:239-240.
  [2]左超.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3.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启滔(1984.12-),男,汉族,云南曲靖人,中学二级教师,云南玉溪澄江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课堂生成教学动因及策略探析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这是一个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假设在课堂中,由学生和老师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况,自主搭建教学情境,由此便可产生生成性教学。但这需要教师在这一课堂教学中,敢于打破常规,利用现有的
期刊
作者简介:杨晓翠(1972.1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是一位被学生喜欢,家长认可,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2015年被榆中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县级市级奖项。负责的市级规划课题已经结题。负责的省级规划课题正在进行。  摘要:语文是各个年级段学习的一门主要学科,随着国学热的不断高涨,语文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而本土文化与学生
期刊
作者简介:杨海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白俄罗斯明斯克州奥捷里茨科斯罗波茨中学2015年汉语教师志愿者)。  摘要:本文将结合笔者在白俄罗斯一中学的汉语课堂教学实践,初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实际教学中,笔者所理解的汉语拼音国际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学习习惯,初步浅谈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教授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作者简介:普布卓玛(1993.8-),藏族,西藏日喀则人,硕士,西藏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要:大学的公共选修课是整个大学课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推进改善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找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的教学管理隐存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且根据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西藏高校;公共选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军事院校特色的有效教学,调查了军事院校概率统计教学现状,提出了军事院校概率统计有效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军事院校;概率统计;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85-01  一、军事院校特色的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这就告诉我们
期刊
作者简介:王伟(1986-),女,汉族,四川郫县人,硕士,成都石室外语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摘要:小说阅读是我们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据2012年-2016年语文全国卷I和II数据统计,文学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均为小说,将鉴赏人物形象、发掘作品意蕴、个性化解读、创意性解读文本列为考查重点,也是语文改革的新趋势。据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显示,将小说阅读列为必考内容。小说形象
期刊
作者简介:黎虹豆,女,汉族,重庆奉节人,小学语文教师,硕士研究生,重庆两江新区金山小学,研究方向:习作教学。  摘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笔者尝试用“循环微日记”这种形式,积极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丰富体验、吐露真情,同时在有效评价、展示精彩中喜欢上写作。实践表明,作为习作起步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循环微日记”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催化剂”,是“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的一个美丽的注脚。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是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而非国家统一出版的教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学科呈现的形式,它是为了满足学生特殊音乐学习的需要,建立在学校可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来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化的目标任务。我所选取的天水市三中所在地域属于陇东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生长在这片热土中的学生应当了解、熟知当地的音乐文化,传承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天水民间音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能突出学
期刊
作者简介:权哲峰(1976.4-),男,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摘要: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在线、互动性、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其优势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共享教学资源使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而对教师的影响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结合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
期刊
作者简介:刘小辰(1989-),女,江苏苏州人,学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摘要: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今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发展上的新趋势。本文在阐述多元文化素质教育特点及目的的基础上,结合美国高等教育与文化公选课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就其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课业学习、学生生活管理等方面具体实例,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同时简要总结了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比较教学手段以及对课程教学目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