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我到一家报社工作,收入颇丰。工作伊始,我还满怀热情,可不知为什么,最近我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有一种说不出的疲倦,感觉身心都被掏空了一般。我的情绪开始低落,晚上躺下很久都睡不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我是不是要垮掉了?我该怎么办?
  小杨
  
  小杨:
  从你的来信中看,你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竭症。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是当人们处于职场压力时,自我信任危机的一种临界表现。心理咨询师、教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等是职业枯竭症的高发人群。
  同你的感受一样,职业枯竭症的典型表现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感觉自己很少做对事情,易失眠,不易放松,疲惫不堪,没有任何生理原因就感到头晕,对琐碎之事易烦躁等。这些心理和生理反应常常被称为压力反应。当人们出现这些不适时,首先应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身体上找不到任何异常,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来自职业的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职业压力,会使人感到刺激和挑战,让人的潜能得到较好地发挥;而过强的、持久的压力会破坏人的精神和生理系统,让当事人低估自己,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和行为。压力形成的根源在于,当人们察觉到工作对自我的要求高过自身实际能力时,不能逃避、又无法面对,于是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疾病的种类和寿命的长短,心理素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发展空间和上限。我们无法左右自己工作的环境,但可以控制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但可以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我们不能保证一年能挣上10万年薪,但可以认真去面对工作,年底总能多一些收获;我们无法保证三年内是否能拿到研究生文凭,但只要努力去思考,就会有长进。
  改善职场心态的关键在于厚积薄发,充分打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用超出工作要求的能力或经验来面对工作,同时放低过高的期望,以良好的心态逐渐在职场中释放自己的潜能。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职业成长而不是职业枯竭。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周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的农业经济,花生这一重要的经济作物逐渐受到了消费者及农户的重视.其产量直接影响农户的收入,苗期病虫害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花生苗期病害的识别
玉米在黑龙江种植面积在逐年增长,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主栽粮食作物,农民朋友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但对如何合理施肥仍然存在不足。探讨黑龙江省玉米施肥存在
鄯善县从201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哈密瓜一年两熟种植技术,该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单产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年秋茬瓜田有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发生,且有日益加重之势,已成为
那天我在急诊室值班,突然听见一个男子的呼喊声:“医生!医生!快救救孩子!”我连忙赶出去,看到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旁边跟着一个女人,两人神色慌乱。我赶紧说:“别着急,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以岭委员指出: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者约占总死亡构成比45%左右,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