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农村中学的外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稳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任务十分艰巨。当前特别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外语,造成后进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农村中学的外语教学影响很大,危害甚重。出现这种不良情况的原因是:1.目前一股读书无用情绪在社会上滋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2.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孩子从小就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大多数比较娇气、任性,情感也比较强烈。有的孩子根本不听家长的管教,他们也不理解学好外语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读、记和练,更吃不得这种苦。3.有些教师没有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千篇一律,读单词、背课文、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二、探讨解决途径和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外语。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课题,普遍地得到社会的重视。教学中,可用大量的事实向学生证明:读书并不是无用的,而是知识越多越有用,要把学习外语与远大的社会意义联系起来。要耐心地诱导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调动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得法,教学效果就会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探索教学方法,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抑制两极分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可以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要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在钻透课本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
  其次,在课内教师应尽量多让学生实践英语,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教师要少讲、精讲,突出重点、难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多听多说,多让学生进行口笔头操练。另外,课内应尽量利用录音机(农村中学唯一的电教设备)、图片等教学工具,以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上课思想高度集中,并做到人人开口,个个动脑。以上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记忆能力。
  (三)要少批评多鼓励,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1.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建立融洽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无意中起着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和心理催化作用。教师要用满腔的爱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双向交流”。只要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消除他们与外语教师的对立情绪。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打成一片,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课内课外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了一点点,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表扬,不能因写不出单词、背不出课文而让他们老是站着或叫他们离开教室。如果第一次听写得30分,第二次得40分,第一次背不出课文,第二次能背几句或在课内能答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就应抓住机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3.布置给后进生的家庭作业可以容易一些,对于他们的作业或平时的测试卷尽量做到全面改,使他们的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地练习。要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幻灯,在班内经常进行听写比赛、听力比赛。另外还要求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教师批改后,将写得好的日记、周记刊出在黑板报或墙报上。这样做能一举两得,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然,农村的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必须积极探求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英语教学路子和模式,努力改革英语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责编 黄 晓 周侯辰)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上课时,在难点、重点或枯燥无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制造悬念,能使学生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
雨,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丝丝小雨,滂沱大雨,久雨不晴等等。可是在诗人特别是古代诗人的眼里,雨却成了一首首纯情的诗。同时,雨也成就了一个个流芳千古的诗人。  翻开诗人的著作,到处可见雨景,听见雨声,品得雨味,赏得雨情。“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描绘了雨的温柔敦厚,不事张扬,悄悄地来,轻轻地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描
初中思品课的复习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分册复习;第二阶段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知识专题、热点专题的复习;第三阶段是综合复习,查缺补漏,进行中考模拟练习。由于初中思品教材存在不同版本,所以在复习中应以第二阶段的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的复习为重点,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为第三阶段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在进行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清知识专题的四大模块
近年高考化学计算题命题不断推陈出新,将已知条件或信息以图象的形式表述。需要考生根据问题的背景数量关系、图形特征,将“数”的问题,借助于“形”去观察,或将“形”的问题,借助于“数”去思考,这种思想称为数形结合思想。观察图时,注意理解图形中数轴对应的化学含义及图形中三个关键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的含义。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析新
目的:研究用HPLC法测定戒毒新药冰茶栓中桂皮醛含量.方法:样品经三氯甲烷溶解,用一定比列的甲醇稀释,用ODS-C18柱进行分离,用水和乙腈(30:70)作为流动相,紫外 270 nm 高效液
目的:了解目前本地区献血员中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医疗安全用血提供进一步保障。方法:EIA法检测献血员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cag)、IgG、IgM。结果:1023例献血员共检出101例阳性,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