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之路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站作为一个公司的历史,是从2014年陳睿成为董事长之后开始的。在那之前,它更像是基于兴趣的个人网站。如果有所谓公司账目,也是陈睿投资时请人厘清的。
  B站初期的创业故事已经被人熟知。比如它的名字“哔哩哔哩”,来源于创始人徐逸最喜欢的动漫角色的绰号;比如徐逸创办这个网站,仅仅是因为比它更早出现的弹幕网站AcFun有许多bug;比如陈睿在决定投资并加入B站之前,就已经是它最早期的用户之一。
  2019年至今,多次让这家公司成为话题中心的,是被外界称为破圈的一系列品牌活动。B站内部并不讳言“破圈”这一说法。陈睿在6月底的11周年演讲中也对此有所提及,“跨年晚会之后明显可以感觉B站影响力在扩大”。
  严格地说,B站的破圈有两次,或者说是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从一个专注于日本ACG(动画、漫画、游戏)的亚文化社区,变成一个包含各种门类的视频社区,即内容破圈;第二层才是它通过品牌活动成为文化现象,进而试图成为全民关注的互联网平台,即品牌破圈。
  被大多数人关注到的是B站的品牌破圈,但这其实是建立在内容破圈的基础之上,而后者是在过去5年逐渐发生的,并且某种程度上,B站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动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顺势而为。

从分享ACG到聚拢自己人,内容破圈


  回看2014年,当时的B站是一个高浓度的日本二次元文化社区。它只有4个分区——动画、游戏、音乐、娱乐——视频充满了外人无法理解的简称、流行语和字符。
  为数不多的正式员工会在办公桌上搭3层高的架子,上面摆满手办。这些员工大都不超过30岁,他们从小喜欢的日本ACG作品在当时是典型的不受主流认可的亚文化,被认为会“耽误学习”和“玩物丧志”。
  B站有一个名叫Bilibili World的线下漫展活动。最初几届,负责人在开展前会整晚都待在展馆外,因为有些外地来的用户半夜就已经拖着行李箱、穿着cosplay的衣服在那里聚集,而警方想疏散他们。B站的员工必须一边遵守警方的要求,一遍安抚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学生,让他们别吓着。B站办公室内,二次元氛围仍浓厚。

B站2020Q1视频观看量前五的分区

资料来源:B站财报

B站大事记


  那时候,B站用户真的是一群与主流相距甚远的年轻人。
  为了“收留”这些同好,B站在初期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机制。在外界熟知的100道考题的注册机制之前,B站是邀请制的,目的就是确保只有“自己人”加入。和当时所有互联网论坛一样,B站有明确的社区制度,即使在考题变简单的现在,关于社区和弹幕礼仪的问题仍是必答题。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一共8200万名用户通过考试成为正式会员,B站服务社区的全职员工数也达到758名——这些都是B站建立起浓厚社区氛围的基础。
  这种社区氛围在当代中国互联网世界里已经非常稀缺。10年前,中国视频制作者最多的平台还是土豆,它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个人视频制作者还被称为“播客”。但2012年,土豆与优酷合并,一年后就发布了全新战略,个人用户原创内容(UGC内容)不再重要。

过去一年,B站up主数量和月度视频投稿量都显著增长

B站月付费会员数增长速度同样显著

数据来源:B站财报

  视频以外的领域,天涯、猫扑等论坛已经消失或边缘化;贴吧已经在肆意变现和监管的冲击下面目全非;至于微博,在意见广场的定位下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单纯的流量放大器。
  这些平台上“微不足道”的内容生产者们,逐渐把B站视为“收留之地”。他们基于纯粹兴趣制作的视频,至少可以在这里留个档,时间久了,还能聚集一批粉丝。而同类内容增加到一定程度,B站就会给他们开个频道,方便其他人找到同好。
  B站承接了这些被抛弃的需求,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国最像YouTube的网站。它的内容也早已不止二次元文化。2018年上市时,B站有14个分区,超过29万名活跃UP主(B站对视频制作者的称呼)。其中投稿量和人气最高的,是生活区、游戏区和娱乐区。   从用户角度看,B站内容领域的扩大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如果一个大学生从2012年开始成为B站用户,那么到了现在,他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一定会产生对美妆、宠物、健康、产品评测、汽车、理财等内容的需求。B站要做的,就是时不时从社区里挖出那些尚未被发现的暗流。知识类分区的建立就是最新的例子。
  B站市场中心总监杨亮告诉《第一财经》杂志,B站最早推广知识类视频,是因为他在刷B站时发现一些贴有#study with me#标签的直播,内容就是主播对着镜头学习。顺着这些直播,他发现B站里已经有很多知识类视频和课程资源,于是在一份对外宣讲的PPT里加了一句“在B站你甚至还可以学习”,希望用反差感制造话题。
  很快,用户的炫耀式吐槽就来了:“难道不是吗?B站一直不就是个学习软件?”一个社交网络上的话题形成。逐渐地,开始有更多UP主在B站上传知识、科普类的视频。疫情期间,B站和主流媒体合作,推广了20多条科普类内容。6月,B站正式开设知识区。
  当社区文化足够浓厚时,它作为一个生态的自我校正能力也会足够强大。这产生的结果就是,任何东西到了这里,再加上弹幕,都会被改成B站的样子。
  看看鬼畜区就知道了。“鬼畜”视频是指改编已有的影视素材,用节奏极快的重复声画和重新拼接的台词,达到戏谑和调侃的效果。
  不少艺人都曾是鬼畜的对象,比如蔡徐坤的团队就因为感到被冒犯而发出律师函,结果律师函本身又成为鬼畜的对象。
  好的情况下,这种社区风格能形成良性互动。B站影响力最大的鬼畜视频之一,是由UP主“伊丽莎白鼠”创作的《诸葛亮的爱情故事》,用的是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司徒”的素材。视频引发了大量同类创作,重新炒热了这个角色。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甚至因此接到三国题材的手游代言。在2018年的B站首届百大UP主颁奖典礼上,为伊丽莎白鼠颁奖的就是唐国强。

增长成为第一目标,品牌破圈


  如果说第一次破圈更多是自然生长的过程,那B站品牌意义上的横空出世,则是一家上市公司长期战略中安排好的一步。
  光源资本是B站C轮和D轮融资的财务顾问。负责这一项目的郑烜乐记得,2015年C轮融资前,在大多数投资人眼里,B站还是一个需要解释它是什么的项目,在解释完之后,大多数人投资人也仅把它视作一个布局二次元领域的可选项。
  郑烜乐自己也是B站的用户,他第一次见陈睿时两人聊了4个小时。他告诉陈睿,这家公司的影响力被极度低估,它的估值不应该参考当时的土豆,而是应该更大,成为100亿美元的公司。陈睿说对,他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在B轮融资之后,这位在猎豹经历完整创业历程的CEO,马上启动C轮和D轮融资,目的就是获得尽可能多的钱,把B站的影响力扩大。
  外界对B站的看法也在变化,人们不再用猎奇的目光看待那些内容,也不再讨论它的争议,而是逐渐意识到它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力。2017年,共青团中央入驻B站,紧接着大量官方媒体和政府机构在B站开设账号。经过两年多的孵化,B站开设了资讯分区,仅限官方媒体发布内容。
  2019年下半年,陈睿开始公开提100亿美元的市值目标。一位B站员工告诉《第一财经》杂志,这个目标也对员工内部产生影响,他们意识到,增长已经是公司的第一目标。陈睿在内部还会说,对外不强调二次元属性不是抛弃二次元,而是B站只有足够大,才能容得下每个小圈子。
  B站的品牌破圈计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启的。“我认为自己是在说明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去创造一个还没有发生的事情。B站里面已经很好玩了,但外界还不知道。”杨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他领导的B站市场中心在2019年年初有30多名员工,18个月后,人数已经翻了一倍。
  B站做品牌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甚至不需要挖空心思制造什么热点,用户已经告诉它什么是受欢迎的。很多对别的品牌来说需要“洞察”的事实,对B站来说显而易见。
  按照原规划,从2019年12月31日跨年晚会开始,B站在半年里会有四五个连续的品牌推广项目,包括《后浪》之后的毕业MV《人海》,步步递进,然后在6月26日的11周年演讲中达到高潮,把B站这个品牌彻底推到前台。
  其中《后浪》只是一个在五四青年节针对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的观众的定向示好。它原计划在跨年晚会之后择时推出以进一步推提高当时那轮针对晚会的讨论声量,只是因为疫情推迟到了明发布,它甚至不是S级项目。市场部也没為此花太多精力,团队确定了方向交给供应商,再改了几遍文案。结果,全网爆发。
B站对党建工作相当重视。

B站季度平均月活变化

数据来源:B站财报

  同样出圈的跨年晚会也一样。陈睿对跨年晚会的方案也没怎么管,他只提了一两个具体的想法,比如把动画《进击的巨人》的主题曲都唱一遍,结果被否决了,员工告诉他:“老板,这动画有‘暴恐’画面。”
  《后浪》把B站破圈的过程提前了。但高管层还是认为这样集中的品牌推广做晚了,2019年就应该做。

“社区优先”是文化,也是策略


  当然,并不是说B站躺着就变成了中国最大的UGC视频社区,它的确比其他同类平台更重视社区。
  这一策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B站创立就源自社区,这是公司的文化基因和传统;二是社区已经成为B站最重要的资产,它必须重视。
  在B站高管对自己的诸多比喻中,有一条是准确的,那就是,B站像一家物业管理公司,UP主和用户是它服务的业主。
  B站会议室的墙上贴着公司的价值观海报,第一条就是“社区优先”。对于员工来说,这四个字挺“玄学”——所谓社区调性、UP主满意度和文化价值,很难体现在KPI上——但不少B站员工对《第一财经》杂志表示,在升迁和考评时,这些“玄学”的东西很重要。
  在B站的社区生态中,UP主是核心。如今,B站有超过180万名活跃UP主,他们每个月投稿超过490万条视频。绝大多数的UP主并无法以此为生,制作视频主要出 于兴趣或回应粉丝期待。

B站的游戏收入占比在缓慢减少,但仍将近过半

数据来源:B站财报

  早期,B站内部把UP主运营部呢称为“有爱部”。他们的工作包括组织各类征集和激励活动,在生日时给UP主寄贺卡,而选出百大UP主并给他们荣誉,显然也是增强UP主对平台归属感的重要方法。在百大UP主颁奖典礼上,大量的精力被用在確保每一个细节都让UP主满意以及不会厚此薄彼。
  2017年,陈睿拍板决定,把社区的惩罚规则向用户和UP主公开,并且建立“小黑屋”体系。这一决策的背景是,随着用户和投稿量快速增加,投诉率涨得更快。不少新UP主的视频经常无法过审,也没人告诉他们原因,几次之后他们就失去了投稿的热情。
  B站公开了社区规范和处罚条例,什么样的视频、弹幕、评论、文章会被惩罚以及不同情况的惩罚措施,都成为透明规则。
  “小黑屋”用瀑布流的形式贴出了所有被处罚用户的违禁言论,并且会附上批注。处罚和撰写批注的风纪委员会,是一个由用户志愿者组成的组织,任何Level 4以上的用户都可以申请。
  “风纪委”甚至把原本枯燥的贞面变成了B站特色。比如,对一条攻击女性的言论,批注是“都9102年了”;针对一个恶意刷屏的用户,批注是:可以,可以,又忘遵规守礼。还请黑屋入列,与君道声离别。别离,别离,今后莫要再皮。
  11周年演讲中,陈睿还重新强调了B站社区的两条价值观,“第一是公正,第二是包容”,对应的分别是数据真实和内容破圈。对于大多数网络社区来说,这并不是必须工作,但B站一直重视这些工作,它必须确保社区氛围不随着内容构成的变化而变质,至少是不明显变质。
  与此同时,重视外部监管则是B站从物理上保住社区的重要一环。
  2014年,陈睿刚成为B站董事长。在监管部门眼里,B站是个规模不大但麻烦不少的公司,经常与“违规”“盗版”“审核不严”挂钩。这其实也是优酷土豆放弃UGC的重要原因。
  从那时起,B站便意识到版权合规、遵守监管和良好的政府关系对自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并重视这一原则至今。B站上海总部办公楼也拿出整一层做党建陈列。
  当时B站的策略是,让自己靠后,把UP主推到台前。“我们不说B站怎么怎么好,而是说UP主很优秀,说这代年轻人很好,而B站作为一个社区就是要引导和保护年轻人。”一位曾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B站前员工告诉《第一财经》杂志。
  服从监管是必须的。B站在上海、芜湖、武汉都有审核基地,随着近几年B站的UP主和投稿量迅速增加,该团队也是最近几年B站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根据2019年的数据,B站的内容审查人员有1220名,仅次于产品和技术。

现阶段先谈爱,但电源问题将长期存在


  按照郑垣乐的说法,B站要“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发动机”,这也是投资人眼中B站的核心商业模式。
  不过,这一模式并未完全成立,因为B站目前能赚钱的仍然都与ACG相关,除此之外,B站最红火的几个分区——生活、娱乐、技术——都尚未孵化出成规模的赚钱模式。
  财报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2019年,B站的用户付费率始终在6%左右徘徊。而且,付费用户月均对B站的贡献为61.7元,但其中手游付费用户的月均贡献可以达到261元。简而言之,B站的商业化还没有随着它的内容一起破圈。
  B站迄今所有称得上成功的商业化尝试,可以说都是借助社区完成的。
虚拟形象“22娘”和“33娘”是B站的“看板娘”。

B站最大的三项成本支出是分成、版权和营销

数据来源:B站财报

  手游《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是2018年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游,也曾是B站最重要的收入支柱。2018年上市之时,B站5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这款游戏。在《FGO》获得成功之前,相关动画已经在B站播放上亿次。
  2019年,B站又代理了一款爆红的游戏《明日方舟》。这款手游并非B站独家代理,但绝大多数热度和玩家都集中在B站。B站的推广方式很简单,在游戏区发起《明日方舟》的同人创作征稿,这些基于游戏角色的二次创作成了最直接的广告。而B站只是拿出一些运营资源,触发创作者和用户的热情。   很难想象其他平台能复制这样的营销路径,因为这需要许多有能力和有热情的创作者,需要更多能有效回应的用户,还需要熟悉手游和社區这两件事的团队。在《明日方舟》之前,B站已经尝试过这种营销方式。2018年,游戏区做了一次《恋与制作人》的征稿,当时B站并不参与该游戏的运营,但收到了大量投稿。B站发现,任何以角色和故事为核心的手游,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推广,只要站内用户喜欢。
  除了游戏,B站的直播和电商业务也都是从社区土壤中生长:头部UP主已经成为B站主播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直播打游戏是一个自然得不需要切换的事;而B站的电商业务,你直接称其为“ACG周边销售”也没什么问题。这些都是B站用户原有的兴趣点。B站还在内测基于直播和UP主的带货业务。

B站营收快速增长,但亏损也在持续扩大

资料来源:B站财报

  01/03 2019年12月22日,B站线下活动BilibiliWorld落地成都。
  02陈睿在11周年活动上做主题演讲。
  04《后浪》计B站成为大众话题。
  从收入结构看,B站2020年第一季度超过23亿元的营收中,游戏相关收入占比49.8%,直播和增值服务占比34.2%,广告、电商及其他各自只占到9.1%和6.9%。
  对比与B站内容模式最像的YouTube,后者2019财年的广告营收已超过151亿美元,母公司Alphabet虽未在财报中给出具体占比,但从YouTube的营收项看,广告是绝对主力。
  但关于赚广告费,B站一直有思想包袱。
  2016年,B站尝试在几部购买了版权的动画前增加贴片广告,结果遭到用户强烈抵制,因为陈睿曾经承诺“B站永远不加贴片广告”,最后这些贴片广告被取消。至今,B站仍没有任何贴片广告,即便在它斥巨资购买的版权内容里也看不到广告。
  同时,对广告主来说,在B站做植入广告的体验也不顺滑。
  在B站,UP主发布含广告的视频被戏称为“恰饭”。和uP主合作视频是广告主在B站最青睐的投放方式之一,但广告主无法像惯常对待一个供应商那样要求UP主遵照自己的意见制作视频。因为相比其他平台的网红,活跃在B站的UP主更重视内容的质量和粉丝体验,此前已经出现过UP主因为广告被粉丝批评迅速撇下视频的情况。
  目前B站拥有两家MCN(对接内容生产者和广告主的中介机构),签约了数百名UP主。如果是签约UP主,B站会推荐广告客户,但经纪人不会要求他如何修改视频,只能“建议”。B站也不限制非签约UP主接商业广告,只要求在上传视频时标注该视频包含商业内容。
  表面上,这是UP主商业化与维持UP主创作自由之间的矛盾,它时常出现在广告销售和UP主运营部开会的时候。前者希望合作视频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后者则认为不能因为一单广告让UP主被粉丝骂——占上风的往往是后者。
  但本质上,这与B站“社区为先”的原则相连,同时关系到B站的商业模式能否有效成立。所以B站对“变现”这个词表现得很敏感,公关对外的一般说法是,B站做MCN不是在用UP主换钱,而是“共同成长”。
  这意味着,B站的亏损甚至是亏损扩大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2018年,B站的运营亏损为7.3亿元,2019年达到了14.9亿元,到2020年Q1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4亿元,同比扩大了74%。
B站办公楼外墙覆盖了整面的《公主连结Re:Dive》宣传海报,这是B站今年主推的游戏。

  当然,B站目前还有足够的钱来支撑这种“爱的供养”。2020年4月获得索尼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以及5月发行一笔7亿美元的可转债之后,B站账上现金超过100亿元。在用户增长、维持社区氛围、赚钱这三件事中,B站只要优先保证前两件事情的平衡就可以了。

变了吗以及会变吗?


  不过,这两件事也并非只要砸钱就能实现。
  市场活动的效果当然是显见的。仅今年第一季度,B站花掉了6.1亿元营销费用——已占到2019年总营销费用的一半——月活用户也从1.3亿增加到1.78亿。照此速度,2021年月活达到2.2亿的目标将提前实现。   破圈战略下,B站各项运营指标增速明显,但社区氛围也正在经受比过去厉害得多的冲击,大量涌入的新用户必然会稀释B站的“自己人”文化。
  比如,B站每年的固定庆祝节目是“拜年祭”,由UP主自制的视频节目组成。去年,运营发现有新用户提问:为什么要叫“祭”,多不吉利。但“祭”在日文里是“庆典”的意思,老用户都懂。
  姜宁算得上B站最忠实的用户,2010年她就成了B站会员,是ACG内容的重度爱好者,男友也在B站工作。现在,姜宁会抱怨B站首页上二次元的内容越来越少,B站购买的动画片不合胃口,弹幕都是“没营养的小学生发言”,也会吐槽《后浪》一点也不像B站。“过去B站是朋友,在别的地方不被理解,在这里可以找到慰藉。现在是长辈的俯视。”
  和许多“B站原教旨用户”一样,姜宁抱怨的其实是两件事,一是二次元内容不再是B站的主流,再则是B站变大后,社区氛围不如从前。
  而且,B站社群之间的冲突可能比简单的抱怨更激烈。比如,肖战粉丝引发的社交网络上的互相攻击也曾蔓延到B站,一时间相关分区充斥着刷屏内容,而B站的运营人员发现自己的产品并没有抵御这种事件的功能。
  社区氛围原本是B站的核心竞争力,但当“社区优先”这句话本身都变得不再简单,如果社区内部发生利益冲突,它又应该向哪个群体倾斜?
  《后浪》走红之后,批评声也够大,其中一种就是认为B站所描绘的年轻人生活离自己太遥远,背后暗含的可能是B站用户增加后,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网站规模一起膨胀的,还有公司规模。2018年上市时,B站员工不足2000人,现在已经超过4000人。员工的更新也很快,新员工序号已经超过10000号。
  过去,面试B站职位时,喜欢二次元文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加分项,但如今,显然不能再要求所有员工都是同好,而保护社区氛围的习惯性动作也难免会变形。毕竟,相比明确的增长指标,“社区优先”的口号显得太模糊了。
  杨亮依然认为《后浪》的核心主题没有问题。“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这是我们最想表达的,我想批评者应该也不会反驳这句。”
  B站的改变还在继续。过去,B站有一句用户自发的非官方口号“哔哩哔哩(°-°)つ口干杯”。这次为配合11周年宣传,B站官方提出了一句新口号: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原因并不难理解,B站为了达到基础的市场普及,吸引更多人进门,需要用一个更具工具属性的口号表明身份。但对B站老用户来说,这种转变又难免有些无奈。
  原本,为了配合这个转变,同事为陈睿准备的11周年演讲也会是同一主题,解释“为什么视频是当下和将来人类最主要的文化载体”。不过在录制前48小时,陈睿否决了它,把主题改成“B站变了吗”。在那篇8000多字的演講里,陈睿分别列举了B站的一些变与不变,口吻略官方,但也透露了相对明确的信息:“一个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定会变化,如果不是越变越好,就一定会越变越差。如果B站不是向前发展,那么它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至灭亡,永远不可能停留在那个大家认为的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阶段。”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姜宁为化名
其他文献
身处秦巴山地,各类物产非常丰富,秦巴风味的菜肴萃取了川、湘菜系的特点,形成了兼具酸、辣、咸、鲜的特色。  有位在外地工作多年的友人,每次回到十堰,就大呼还是家乡好,嚷嚷着外面啥也没有,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对于这种明显的“厚此薄彼”,我流露出来的点滴怀疑立马遭到了他的强烈反驳。  “我们的懒豆腐,拌着辣子酱,别处有没有?我们的土鸡炒木耳,再加进土豆和洋葱,别处有没有?我们的柳林腊猪蹄儿炖干竹
6月22日,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顺德正式开业。  对外乡人来说,广东的空气中除了潮味,还自带一丝美食的香味。  “食在广东”之名,某种程度来说是经过全方位历史认证的:从清代中晚期通商体系的广州出发,粤式饮食文化伴随粤商北上、南下的开拓精神,逐渐成为传播广府文化、中华文明的先行军,成为一张活色生香的“城市名片”。  在广东人的生活情趣中,“识食”可能是最重要的指标:一要食材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寒冷的冬季,冬闲的农家主妇总要忙里偷闲,在呼啸的寒风中熬制一些“鱼冻”,供家人食用。  冬夏吃“鱼冻”是辽河平原的一种传统习俗。炎炎盛夏,农家院中的大人孩子常常因暑气所扰而出现“苦夏”症状。为确保家人安全度夏,勤劳的主妇们就开始动手熬制“鱼冻”。“鱼冻”,健脾开胃,清凉败火,消暑祛热,又兼有养颜美容等作用,可谓一食多功。冬季吃“鱼冻”则是因为“猫冬”的鱼又肥又嫩
回坊的由来  有必要说说“西安回坊”。“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区域划分。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们形成了“依寺而居”的生活习惯。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周围都形成一个“坊”。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8-9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
A线 南水北调源头之旅  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丹江口大坝景区——沧浪海旅游港——小太平洋景区——静乐宫——丹江口博物馆  【上午】:参观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了解大坝建成的动态过程。参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标志性建筑、控制性工程AAA景区——丹江口大坝,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壮举和汉水文化的古老传奇(约1.5小时)。后到AAAA景区——沧浪海旅游港乘船至小太平洋,一睹一望无际、碧波万倾的小太平
经过半年角逐,高瓴资本拿下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SZ,以下简称格力电器或格力)的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单。  格力电器在2019年10月28日首次对外确认了这一消息。公告显示,一家名为“珠海明骏”的公司出资416.624L元,获得格力电器上市公司15%的股权,接替格力集团成为格力电器新的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3.22%,变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相关股份转让协议于
声光喷泉耀剧场  一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绿色——奥林匹克露天剧场。  这片露天剧场由泰山石、大草坪和舞台广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万名游人。错落有致的泰山石摆放在大草坪南侧、中轴线的两端。广场北侧,以中轴线为对称轴,一套大型音乐激光喷泉隐藏于奥海之中。喷泉长120米,宽80米,由67个万向喷头、1个中心高喷头、2个水门喷头、100个气爆喷头以及
去年3月份,大山里的留守孩子触动了我,我突然想到,要为他们写点东西,于是,我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大山,山上是漫山遍野的脐橙以及层层叠叠的梯田,山脚下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庄有着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犬吠……  我塑造了一个拇指大小、穿着橘黄色运动装的风精灵形象,他骑着白色自行车,总是载着一个波斯菊精灵,从树叶间飞过。然后,我借着这个有趣的风精灵的视角,去打探大山里一个名叫小辰的留守孩
韩浩月  白桦于2019年1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去世之后,他被提及最多的身份是诗人,也唯有突出白桦的诗人身份,才更能看清楚他的价值。  白桦,原名陈佑华。白桦这个笔名,源自他非常喜欢的一首俄国歌曲所唱出的一种氛围——“田野白桦静悄悄”。黄昏无尽的田野上,一切都显得有些黑暗,唯有白桦树闪着银色的微光,让人们确信它还站在那里,这样的解释,让白桦这个名字,拥
明英宗朱祁镇是出故事的人,明帝中除了朱元璋没有比他的经历更坎坷更曲折的了。少年登极做了皇帝,土木之变成了俘虏当了囚徒,回来后又被软禁七年,南宫复辟成功重又当了皇帝,再次上位后的他殺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杀于谦是耳根子软,是无奈还是权利欲下的苛毒驱使?历史对他的评价却多有同情,说他是烂好人。烂好人确实做了一件好事,临终遗言废宫人殉葬解放了无辜的妇女。他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裕陵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