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青年时代使命的实现路径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青年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要时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肩负起“不负时代,不负年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使命.文章从文化自信对青年时代使命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在当前部分青年中依然存在着误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误传革命历史、误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年的时代使命担当,并从文化自信视域下提出增强青年时代使命感的三条基本路径.
其他文献
乡规民约在促进乡村“三治融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然而,乡规民约还面临自治色彩淡化、法治精神缺失、德治资源匮乏、权威地位弱化、执行效力削减等实践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提高乡规民约的规范化水平,优化乡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实现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融通,推动乡规民约获得公共精神的滋养,提高乡规民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以开放性促进融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以个性化促进针对性,满足受教育者不同需求的自主选择;以新媒体思维转变教师角色职能,整合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宏观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方法论指导和价值观引领作用,持续开掘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限潜能.
国有企业通过开展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党员明确自身使命责任,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也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党员“四个意识”不牢固、师资队伍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学与学习方式单一、考核机制不配套等问题,这制约了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此,应以《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基本遵循,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塑造自我、理性看待外来文化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大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多方合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文化自信中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