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藏部经典的考察——以“咒藏”、“菩萨藏”为中心

来源 :五台山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newer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迦牟尼涅槃百年后,佛教僧团因对佛教戒律和义理的不同看法,而分裂成十八部派(或二十部派),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不同部派皆有所宗依的三藏经典。法藏部对经典的分类受大众部系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在部派时期独具特色。法藏部经典中与咒语相关的“咒藏”及与菩萨本生、修证相关的“菩萨藏”皆有大乘特色。故对其经典进行考察,对进一步了解早期佛教经典的分类与初期大乘佛教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政府机构改革的磨合阶段是机构改革过程中一个较长时期的组织整合过程。从中心任务看,该阶段以组织文化的变迁为主;从组织行为特征看,该阶段的行政组織对于行政环境诉求的遵从特征突出;从标志性意义看,该阶段与其他阶段显著不同。关注该阶段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冲突,能够在具有时空坐标约束的条件下,深入讨论机构改革过程。在机构改革的磨合阶段,存在“组织文化变革-资源分配价值取向”“组织文化变革-公共政策过程”
国际警务合作对安全保护价值与贡献不可小视。从维护秩序和安全的角度看,各国对我国期待上升,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模式本身对周边国家以及涉华利益较大的地区国家普遍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然而,在以保护海外公民安全为目的的国际警务合作领域上,方式还比较单一,价值发挥的空间还较大;在发展常态性的安全保护警务合作机制方面还需要加强,一些重要的安全利益保护的现实中,有见招拆招的状态出现。基于保护海外公民与利益的安全目标,公安工作事关国内警务国际化、国际合作实战化、联合行动常态化的建设。警务合作对保护海外公民安全的实际意义和价
明清时期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行发展,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在两种不同的传统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原本具有汉地石碑雕刻风格的佛足迹图像以绢画、唐卡的形式为载体,向蒙古地区传播;清代五台山以外的汉传寺院不再选择塔院寺佛足迹石碑进行传摹,而是重新回到明初卧龙寺的汉传祖本。研究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与相关实物的传摹关系、传播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长安、五台山对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