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烨在《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3期中撰文指出,教师的课程能力是一种明显职业倾向的能力。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应通过对教师主体内外因素的有机协调来实现教师课程能力的彰显和完善。第一,重建学校课程制度。学校要进行课程制度的创新,制定新的规范,建立有助于教师能力提高的合作、交流、互助的组织文化制度和有利于课程能力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等,以激发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热情和参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第二,落实课程运作权力。学校对青年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和运作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不断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把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性教育转化为以更新知识和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继续教育,体现职前、职后教育高速连续的一体化,在实践中要特别强调维护教师的三种权力:教师的课程实施权,教师的课程创设权,师生的共同参与权。第三,培养反思评判能力。第四,提升资源整合素养。注重培养挖掘社会发展和师生交往中呈现出来的显性课程资源的能力,鉴别和利用隐藏在物化资源背后的隐形资源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唯技术化”倾向
沈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时下课堂教学过度依赖科学技术,不少学校课程被科技霸权和电脑霸权垄断,似乎没有多媒体的教学就不是教学,不用课件,教师就不会上课。然而,教学的技术化倾向给现代教师带来的似乎只是对教学技术设备的熟悉和掌握而已,教学本身已被彻底的简化和标准化,这对教师来说并非是个好消息。过度偏重技术带来的并不只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衰弱,随之而来的也有学习主体的迷茫和失落。在极端注重技术的条件下,学生被当做学习机器或动物来灌输知识,网络和计算机代替了传统课堂教师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多媒体课件淹没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互动和沟通,教学主体角色的冲突和混乱使得师生关系异化为“工具”和“手段”的关系,教学无法给学习者带来交流、互动、对话和思考的机会,致使学习者消极、无奈和无助,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些都将导致教育的去人性化,并且使师生之间的人性化互动消失于无形。
是“精心雕琢”,还是“率性而为”
林金炎在《中国基础教育》2009年第2期上指出,课堂需要“精心雕琢”,更需要“率性而为”。“率性”是随意,而并非随便,是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对话之中碰撞出的“意”,这是师生共享、共用的。其一,“率性而为”并非不需要“精心雕琢”,只是需“精心雕琢”的是文本。备课的重点要放在熟悉文本,透彻地理解文本,在文本解读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并非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什么“板块式”教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教学时间等等。其二,“率性而为”需要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对话,而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从“要我说”变为“我要说”。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会激发出内心的表达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敢于、善于表达心中的所想所思。其三,率性不等于随便。“率性而为”并不倡导师生之间的无休止、无效、无关联的对话,教师要善于在与学生的率性对话中,发现有价值的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文字这个层面上来。
互联网时代的“新潮”授课
《中国教育报》2010年1月12日报道,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发起了“维基·教师星光计划”。该计划利用Wiki平台,为全国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次全面展示、交流的机会,并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了新锐的尝试。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其知识储备功能平等、共建、共享、协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另外,互动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拥有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能够为教学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最为重点的一点是,互动百科星光计划是一种让爱心和知识普及的公益活动,对于那些利用业余时间借助维基技术致力于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教师有特别的奖励。目前,已有10373名教师通过组委会审核加入了这一计划。互动百科星光计划负责人表示,“我们真诚地邀请每一位有识教师参与到这次公益活动中来,通过互联网Wiki进行授课、传播知识,让小小的词条,穿越时空的距离,使千万用户获得知识的力量”。
(责编 李新海)
课堂教学中的“唯技术化”倾向
沈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时下课堂教学过度依赖科学技术,不少学校课程被科技霸权和电脑霸权垄断,似乎没有多媒体的教学就不是教学,不用课件,教师就不会上课。然而,教学的技术化倾向给现代教师带来的似乎只是对教学技术设备的熟悉和掌握而已,教学本身已被彻底的简化和标准化,这对教师来说并非是个好消息。过度偏重技术带来的并不只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衰弱,随之而来的也有学习主体的迷茫和失落。在极端注重技术的条件下,学生被当做学习机器或动物来灌输知识,网络和计算机代替了传统课堂教师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多媒体课件淹没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互动和沟通,教学主体角色的冲突和混乱使得师生关系异化为“工具”和“手段”的关系,教学无法给学习者带来交流、互动、对话和思考的机会,致使学习者消极、无奈和无助,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些都将导致教育的去人性化,并且使师生之间的人性化互动消失于无形。
是“精心雕琢”,还是“率性而为”
林金炎在《中国基础教育》2009年第2期上指出,课堂需要“精心雕琢”,更需要“率性而为”。“率性”是随意,而并非随便,是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对话之中碰撞出的“意”,这是师生共享、共用的。其一,“率性而为”并非不需要“精心雕琢”,只是需“精心雕琢”的是文本。备课的重点要放在熟悉文本,透彻地理解文本,在文本解读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并非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什么“板块式”教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教学时间等等。其二,“率性而为”需要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对话,而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从“要我说”变为“我要说”。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会激发出内心的表达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敢于、善于表达心中的所想所思。其三,率性不等于随便。“率性而为”并不倡导师生之间的无休止、无效、无关联的对话,教师要善于在与学生的率性对话中,发现有价值的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文字这个层面上来。
互联网时代的“新潮”授课
《中国教育报》2010年1月12日报道,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发起了“维基·教师星光计划”。该计划利用Wiki平台,为全国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次全面展示、交流的机会,并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了新锐的尝试。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其知识储备功能平等、共建、共享、协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另外,互动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拥有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能够为教学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最为重点的一点是,互动百科星光计划是一种让爱心和知识普及的公益活动,对于那些利用业余时间借助维基技术致力于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教师有特别的奖励。目前,已有10373名教师通过组委会审核加入了这一计划。互动百科星光计划负责人表示,“我们真诚地邀请每一位有识教师参与到这次公益活动中来,通过互联网Wiki进行授课、传播知识,让小小的词条,穿越时空的距离,使千万用户获得知识的力量”。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