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激趣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而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在愉悦中充分发挥潜能,求得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现针对我平时在课堂如何激趣的实施谈谈一些方法:
  一、设疑激趣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根据古人的教诲,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也会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不会识字作文,《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加强。同时我在教学中还常常让学生质疑,如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就课题提问:鲁提辖为什么打镇关西?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打得怎么样?自己提问,更能增强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想象激趣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的不断扩散、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智力活动过程。新知识的吸引力往往就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的原动力。如何由果求因,展开想象,互动教学,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课堂实践中最现实的课题。在讲授《孔乙己》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这篇结尾文字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结局,但根据文中交代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推测他一定死了,这时设置一个疑问:孔乙己到底死没死?根据是什么?会是怎么死的?我要求学生快速构思一个续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既新奇又合理。学生们飞快地构思、草写,构思的最后结局,有说冻死饿死的,有说淹死摔死的,还有说被狗咬死的,等等,想象合理新奇全面,令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大开眼界。
  三、情境激趣
  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多比较单一,往往与课文中描绘的情景有着很大的差别,以他们的年龄和阅历理解作品实在很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体验情境,体味教材,领悟主题,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一课》中,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一直以来是庄重、无畏、深情,有着崇高爱国情感的形象。我仔细研究韩麦尔先生的课堂教学,竟发现他还是一位创设情境的高手:语法课上,他深情地赞美法国语言,寓意深刻,语重心长,创设了浓郁的情感情境;习字课上,他精心设计了新的、美丽的圆字帖,创设了联想的情境,使学生感觉这些字帖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创设了告别的情境,把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感渲染得如此浓郁与炽烈。可以说,如果没有韩麦尔先生高超的创设教学情境的艺术,小弗郎士的变化就不会如此顺理成章。
  四、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中,我试着用粗厚的语调讲出鲁达之“粗”,用细腻的语调讲出鲁达之“细”,用急切的语调讲出鲁达之“急”,用舒缓的语调讲出鲁达之“慢”;带着感情抒发鲁达对金氏父女的“怜”,控诉对恶霸郑屠户的“恨”,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调讲述那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三拳”,学生的情绪随着我的语调的起伏,爱憎与情趣相交融。我还学过豆腐西施杨二嫂那圆规似的姿势、尖利的声音,中年闰土见到迅哥时满脸的凄苦和悲哀。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满脸堆笑、对赫留金的凶狠跋扈,用体态和语言让学生在深切体会文字的情味中接受知识,并积极地与同学、教师、作者情感思维互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媒体激趣
  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多方面优点,合理运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加强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我教的学生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心态还不成熟,并喜欢追星。因此,我找来香港歌星王菲合乐而唱《明月几时有》的VCD碟,在教室播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学生立刻被王菲的悠扬歌声吸引住了,不停地摇头摆脑,在边听边欣赏中,加深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译析全词内容,并一起唱起这首《明月》歌,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词的印象,在激趣中促进理解,悟思中尝到喜悦。
  六、争议激趣
  有争议的话题势必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平台,达成资源共享与情感上的共鸣,有益于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真知,形成技能,获得智慧,有利于在争议中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并能共享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喜悦与快乐。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我就采用了此法,从“敬”和“畏”两个对立的观点放手让学生们争议,很快就抓住了课文主题,效果很好。
  七、实验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实施直观教学等教法中,吸取了理化科的经验,运用实验法去解决语文的重点、难点,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又如: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针对课文说理性强,有些学生未见过大海的实际情况。我也采用了实验法,我通过在一杯盐水和一杯自来水中,先后放入鸡蛋和一条小金鱼,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不用5分钟,学生便异口同声地说:“一个鸡蛋沉在水里,一个浮在水面上”,“一条金鱼奄奄一息,一条还很生猛”……真是达到了高潮!学生也很快地找出了“死海”的特征-咸度高。实践中证明,教学中运用实验法,既把知识性、趣味性、益知性融为一体,更使学生在愉悦的观察中有所学又激其趣。
  课堂的激趣方法有许多,只要依据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合理、恰当创设激趣,就能激发思维,开拓能力,陶冶情趣,增强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不断地提高语文成绩。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语文课作为“各学科之母”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已有消息透露未来几年的中国高考语文科分值或者要达到180分;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另一番景象,教学状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也并不过份。  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这种尴尬现状,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期刊
在上五年级二班的英语课之前,我就从许多老师和同学口中得知,该班有一个叫小林的特差生。他的差不仅在于成绩一塌糊涂,还在于课内外特别“擅长”骂人、打人。据说,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被他欺负过。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十分庆幸自己当时任教的班级没有一个像小林那样的孩子。不料,去年九月,因为该班英语教师的调离,刚教完毕业班的我就被安排接任该班的英语教学,并且承担了校级课题《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对一个孩子未来的学习,乃至生存于社会有多么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在教学实践中,从感性的引导、真诚的参与;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到最后的独立创编,循序渐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的一点实践经验。  关键词:创编; 创新能力; 培养; 自信  对于多年奋战在小学教育第一线的音乐老师来说,让低年级的学生安静的
期刊
摘 要: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熟悉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具备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调查; 预测; 实训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要求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进行系统性市场研究与分析的基本能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功,它得益于课内,更依托于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小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以达到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的影响; 多法激趣; 培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了小
期刊
教师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大多数国家把基础教育确定为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占有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教育也是实现国家振兴,孕育民族创新的基础和摇篮。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各种思潮也冲击着古老的文明和传统。各行各业都面临转型升级走向世界的十字路口,反思教育,振兴教育迫在眉睫。着力打造一支转型教师队伍,让教师能教、乐教、善教,应是国家发展永续的
期刊
摘 要:现代课堂教学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本文在怎样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的关系,有何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手段; 先进作用  随着技术发展,教学设备更新,教学媒体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注重对学员认知方法的培养,使用教学先进技术手段,主要是引导学员通过发现和探究的方法培养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学员学习的帮手,而不再单纯是教员讲解
期刊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发展。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改变了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言之无物,无从下笔”的现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要紧贴中职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结合中职现状,调整教学内容;围绕中职实际,选用教学方法;根据时代发展,运用教育技术;立足中职特点,构建评价模式。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趋势,积极参与课改,为专业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技术; 教学评价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实用性强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
期刊
在高中课改实践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矛盾和困惑,需要我们探索、解决和弄清。教科书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使用这些教科书的老师们。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呢?  一、坚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专家  曾几何时,我们发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当地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我们恨不得立即让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发芽、结果;一段时期我们对国外的某种教学方法的称赞不绝于耳,于是我们“洋为中用”,试图走出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