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后腹腔间隙建立失误分析及经验总结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建立后腹腔间隙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及其原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完成的后腹腔镜手术患者450例临床资料,根据穿刺位点分为腰部组(193例)和髂嵴上组(276例)。总结在建立后腹腔间隙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在后腹腔间隙建立过程中出现了腹膜破裂(10例)、气囊扩张间隙错误(5例)、自制气囊破裂脱落及排气不畅(7例)、穿刺套管位置不佳(34例)、穿刺通道出血(6例)、套管周围漏气、皮下气肿等失误,分别采用了腹膜修补、重新建立扩张间隙、调整套管位置等相应措施进行处理。45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对Pubmed、Embase、C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高,已经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然而,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芬太尼三种药物用于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210例患儿作为研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高糖诱导人HK-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期延缓糖尿病肾病(DN)。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未加任何刺激物)、高糖组(加D-葡萄糖30 m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