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地铁“互联网+”支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机系统的设计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地铁;自动售票;应用
中图分类号:U2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245-01
1 地铁“互联网+”支付的探索
结合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乘客使用虚拟化支付或电子化货币支付,进出轨道交通车站,逐渐淘汰对实体车票的使用。
采用云购票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直连的方式,机构较为成熟简单,响应速度快。云购票机采用主辅机结构,主机和辅机通过串口通信,符合安全等保测评要求。主機负责业务逻辑判断处理,辅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互。付款码每60s更新,采用RSA公私钥对,保证购兑票交易的安全性。为保证交易完整性,云购票机在发生网络故障时,打印小票,由车站服务中心进行票务处理。
除地铁传统的TOKEN和IC卡等形式的票种以外,银行IC卡、交通卡等其它票种均已实现手机支付应用。随着乘客对地铁出行便捷性和安全性需求的不断增加,借助NFC手机与地铁AFC系统终端设备无线近场通信,实现乘客刷手机进站也是一种应用方式。
手机票主要实现方式主要是:移动运营商在安全模块SE(手机芯片)内为地铁手机票开辟一块辅助安全域SSD,存放手机票数据,TSM平台通过安全通道SCP下载和管理手机票数据。地铁票务部门生成手机票发卡数据,通过加密机对发卡数据文件加密,将发卡数据文件交给TSM平台。乘客申请时,TSM平台用共享密钥或通过专线申请密钥的方式对发卡数据文件进行解密。用临时密钥对数据加密,通过SCP通道下载到手机。手机applet用临时密钥对这些数据解密,完成写卡。
2 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技术应用
“互联网+”支付前期的探索,主要是把地铁AFC由原来封闭的网络架构,过渡到和互联网连接的开放的网络架构。二维码购票最大的优势在于,乘客只需在手机端安装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应用,就可以在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购票,而不受不同轨道交通运营商的手机应用的束缚。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购买和下载手机电子票,直接刷手机进出地铁站。手机票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三点创新之处:
(1)在不改动全路网读写器程序的前提下,通过对手机票文件的规划定义和卡片操作系统applet的研发,实现传统地铁一日票、三日票等实体票向电子票、虚拟票的转化,在手机应用上在线购买、在线发卡。
(2)研究成果支持手机支付所有方案:全终端方案、SIM卡方案、SD卡方案。所研发的.apk文件和applet支持下载日票、次票,对储值票进行充值。卡片COS沿用了轨道交通复合消费文件结构,帮助乘客判断过期等卡片信息。读写性能符合轨道交通快速过闸的要求。
(3)地铁票务部门由过去发行票卡,改为现在发行票卡数据。TSM平台向地铁方提出卡号、卡类型、数量等订单信息。地铁完成发行票卡数据后,TSM平台负责对发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互联网+票务”的发展趋势,把O2O的概念引入地铁支付,网上购票、在线取票、联机验票正在成为可能。手机票的实施,让实体车票做减法,电子车票做加法,方便乘客的同时,也减少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在云购票机和手机票的应用的基础上,为研究二维码过闸、ApplePay的支付方式积累经验。因为二维码过闸、ApplePay在技术上存在无法记录进出站点、闸机联网安全性认证、后付费技术、信用消费等问题,需要在云购票机和手机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逐步实现实体车票向“互联网+票务”更高阶段的发展。
3 实现“互联网+”支付的意义
“互联网+票务”的研究和使用,可以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可以改善乘客的支付体验,提高支付效率。降低车站人员工作量,减少车站运营维护成本;降低自动售票机TVM的研制费用,从而节约新线的建设成本;减少实体单程票的使用量,可以降低车票采购、制作、流通的管理成本;减少交通卡的使用量;减少车站现金的管理压力;虚拟化车票可以促进乘车凭证的实名制登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
“互联网+票务”应用以后,轨交车票资源将整合到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上,可以像跑步软件一样记录乘客的出行轨迹,从而掌握乘客的换乘路径。通过后台计算,向乘客推送经过优化的一条线路,在客观上起到均衡不同线路客流、提高运能的作用。
研制和推出手机票的一项重大意义,在于可以拓宽地铁车票的销售渠道。因为与手机厂商或移动运营商合作,轨道交通票务部门可以从过去的发行票卡,变为现在发行票卡数据,把票卡数据存储于运营商管理平台上,由运营商对票卡数据进行管理销售。乘客在手机终端上购买车票后,运营商把票卡数据下载到乘客手机应用上。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起到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收入的效果。
4 展 望
二维码购票和手机票为探索轨道交通票务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二维码购票,仍然没有摆脱对实体票的依赖。“互联网+票务”支付应用的探索,需要把握互联网支付的发展趋势,结合轨道交通出站计费、安全认证、快速通行的特征。
通过建立健全互联网业务交易接口和流程规范,搭建票务系统与互联网业务系统之间安全通畅的技术框架,需要实现互联网用户系统、账户体系,尝试虚拟售票、虚拟检票,拓宽扫码支付、无线非接支付、声波支付等支付渠道,促进传统轨道交通票务业务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地铁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地铁自动售票实践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方锦煌.提高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技术性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01):115~116.
[2]徐 恒.您了解地铁自动售检票吗[J].铁道知识,2017(11):60~62.
收稿日期:2018-4-25
关键词:互联网;地铁;自动售票;应用
中图分类号:U2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245-01
1 地铁“互联网+”支付的探索
结合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乘客使用虚拟化支付或电子化货币支付,进出轨道交通车站,逐渐淘汰对实体车票的使用。
采用云购票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直连的方式,机构较为成熟简单,响应速度快。云购票机采用主辅机结构,主机和辅机通过串口通信,符合安全等保测评要求。主機负责业务逻辑判断处理,辅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互。付款码每60s更新,采用RSA公私钥对,保证购兑票交易的安全性。为保证交易完整性,云购票机在发生网络故障时,打印小票,由车站服务中心进行票务处理。
除地铁传统的TOKEN和IC卡等形式的票种以外,银行IC卡、交通卡等其它票种均已实现手机支付应用。随着乘客对地铁出行便捷性和安全性需求的不断增加,借助NFC手机与地铁AFC系统终端设备无线近场通信,实现乘客刷手机进站也是一种应用方式。
手机票主要实现方式主要是:移动运营商在安全模块SE(手机芯片)内为地铁手机票开辟一块辅助安全域SSD,存放手机票数据,TSM平台通过安全通道SCP下载和管理手机票数据。地铁票务部门生成手机票发卡数据,通过加密机对发卡数据文件加密,将发卡数据文件交给TSM平台。乘客申请时,TSM平台用共享密钥或通过专线申请密钥的方式对发卡数据文件进行解密。用临时密钥对数据加密,通过SCP通道下载到手机。手机applet用临时密钥对这些数据解密,完成写卡。
2 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技术应用
“互联网+”支付前期的探索,主要是把地铁AFC由原来封闭的网络架构,过渡到和互联网连接的开放的网络架构。二维码购票最大的优势在于,乘客只需在手机端安装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应用,就可以在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购票,而不受不同轨道交通运营商的手机应用的束缚。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购买和下载手机电子票,直接刷手机进出地铁站。手机票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三点创新之处:
(1)在不改动全路网读写器程序的前提下,通过对手机票文件的规划定义和卡片操作系统applet的研发,实现传统地铁一日票、三日票等实体票向电子票、虚拟票的转化,在手机应用上在线购买、在线发卡。
(2)研究成果支持手机支付所有方案:全终端方案、SIM卡方案、SD卡方案。所研发的.apk文件和applet支持下载日票、次票,对储值票进行充值。卡片COS沿用了轨道交通复合消费文件结构,帮助乘客判断过期等卡片信息。读写性能符合轨道交通快速过闸的要求。
(3)地铁票务部门由过去发行票卡,改为现在发行票卡数据。TSM平台向地铁方提出卡号、卡类型、数量等订单信息。地铁完成发行票卡数据后,TSM平台负责对发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互联网+票务”的发展趋势,把O2O的概念引入地铁支付,网上购票、在线取票、联机验票正在成为可能。手机票的实施,让实体车票做减法,电子车票做加法,方便乘客的同时,也减少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在云购票机和手机票的应用的基础上,为研究二维码过闸、ApplePay的支付方式积累经验。因为二维码过闸、ApplePay在技术上存在无法记录进出站点、闸机联网安全性认证、后付费技术、信用消费等问题,需要在云购票机和手机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逐步实现实体车票向“互联网+票务”更高阶段的发展。
3 实现“互联网+”支付的意义
“互联网+票务”的研究和使用,可以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可以改善乘客的支付体验,提高支付效率。降低车站人员工作量,减少车站运营维护成本;降低自动售票机TVM的研制费用,从而节约新线的建设成本;减少实体单程票的使用量,可以降低车票采购、制作、流通的管理成本;减少交通卡的使用量;减少车站现金的管理压力;虚拟化车票可以促进乘车凭证的实名制登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
“互联网+票务”应用以后,轨交车票资源将整合到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上,可以像跑步软件一样记录乘客的出行轨迹,从而掌握乘客的换乘路径。通过后台计算,向乘客推送经过优化的一条线路,在客观上起到均衡不同线路客流、提高运能的作用。
研制和推出手机票的一项重大意义,在于可以拓宽地铁车票的销售渠道。因为与手机厂商或移动运营商合作,轨道交通票务部门可以从过去的发行票卡,变为现在发行票卡数据,把票卡数据存储于运营商管理平台上,由运营商对票卡数据进行管理销售。乘客在手机终端上购买车票后,运营商把票卡数据下载到乘客手机应用上。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起到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收入的效果。
4 展 望
二维码购票和手机票为探索轨道交通票务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二维码购票,仍然没有摆脱对实体票的依赖。“互联网+票务”支付应用的探索,需要把握互联网支付的发展趋势,结合轨道交通出站计费、安全认证、快速通行的特征。
通过建立健全互联网业务交易接口和流程规范,搭建票务系统与互联网业务系统之间安全通畅的技术框架,需要实现互联网用户系统、账户体系,尝试虚拟售票、虚拟检票,拓宽扫码支付、无线非接支付、声波支付等支付渠道,促进传统轨道交通票务业务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地铁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于互联网支付的地铁自动售票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地铁自动售票实践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方锦煌.提高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技术性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01):115~116.
[2]徐 恒.您了解地铁自动售检票吗[J].铁道知识,2017(11):60~62.
收稿日期:20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