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囊型脑囊虫病患者抗囊治疗前后临床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大囊型脑囊虫病患者抗囊治疗前后的临床、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改变.方法 对59例大囊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免疫学和脑电图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38.98%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45.76%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伴有呕吐症状;脑CT或MRI主要特征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病灶,直径大小为20~73 mm;血IHA、ELISA、CAg阳性率分别为91.53%、98.31%和88.14%;脑电图异常率为89.83%,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和局限性慢波活动.59例患者经3~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临床上有91.30%患者癫痫症状得到完全控制,88.89%患者头痛、头晕、恶心伴有呕吐者恢复正常,其他如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脑CT或MRI有96.61%患者病灶全部吸收,3.39%患者转化为钙化点;56例观察了免疫学的动态变化,血IHA、ELISA、CAg阳性率分别为89.29%、96.42%和5.36%;51例复查了脑电图,恢复正常和明显好转的分别为78.43%和21.57%;患者抗囊治疗前后对比除IHA、ELISA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治愈率96.61%,显效率3.39%,总有效率100%.结论 大囊型脑囊虫病患者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异常脑功能和病理形态学改变可以逐渐恢复;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检查从不同方面对脑囊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有效给药方法,提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绝经后妇女行宫内取出节育器(IUD),随机分为以下3组:A组(n=26)于取出前1周口服尼尔雌醇片、米非司酮,取环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B组(n=26)于取环术前3天口服米非司酮,取环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C组(n=26)术前5~10分钟与宫颈处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比较3组宫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及与父母养育行为的关系.方法 使用控制圈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98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验并进行对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控制圈量表评分对照中发现,研究组个人实力量表分、人际控制量表分[分别为(37.47±13.66)分和(38.65±13.39)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39±12.84)分和(45.90±11.20)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