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茶瓷,在阿曼讲述别样中国故事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为嘉宾讲解。Zhao Feng, curator of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narrates the exhibits to dignitaries at the opening day of the exhibition.

  在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古老国度阿曼,来自浙江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近期上演了惊艳的集体亮相——
  这场名为“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的展览,通过丝绸、青瓷、茶文化展示和体验,体现了古丝绸之路与当下生活的密切关联,凸现了丝绸之路作为民心相通桥梁的现实意义。
  该展览是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会议的。活动于去年10月底在位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会议。
  据悉,这场关于丝茶瓷的精美展览今年1月还在迪拜进行巡展。
中国丝绸博物馆社交部副主任楼航燕现场讲解。Lou Hangyan, vice director of Public Education Depar tment of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explains Chinese tea to visitors at the exhibition at the Oman National Museum in Muscat,Sultanate of Oman

想看展览,可以进在线虚拟展厅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展览的主要策展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是本次“丝瓷茶”展览的主要策展人。他表示,展览将丝绸、茶叶和龙泉青瓷融为一体,并由三家机构联合办展,在他的策展经历中是第一次,也是较为特别的一次。
  他说,展览以“丝瓷茶”跨文化对话为主线,以丝绸、青瓷展示为主,茶文化体验为辅,通过融合式并进的展陈形式,围绕“源、路、艺、器(物)、融”5个关键词,分别从历史与起源、分布与特色,贸易与传播、文化与交流,技艺与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融入生活与世界5个单元讲述中国浙江丝瓷茶的故事。现场的丝、茶、瓷展品共计86件/组,基本都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在展览中,丝茶瓷如何很好地融为一体呢?赵丰拿展览上“香”版块举例。香为佛使,以香敬佛,为了体现这一主题,展品也是精挑细选。他说,丝绸服饰的背后有佛像,龙泉的青瓷器具上也刻有精致的佛像。茶叶要配茶具,方显品茗之趣、茶道之魂。展览中,青瓷茶具盛载着香茗,传递着别样的茶文化。
  传统的展陈形式及“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世界文化互动地图”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研发的世界织机地图为基础,建立传统织机学术地图的模板,邀请世界各地相关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参与,共同上传关于织机、丝绸、茶叶的影像资料,在技术后台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审核机制,呈现出一套开放共享的传统文化学术地图,使观众可以据此了解更多的织机、丝绸、茶叶种类和更广的分布以及相关的文化,了解丝绸之路特别是织机、丝绸、茶叶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去年11月12日,为期半个月的展览在阿曼落下帷幕。如何把这个精彩的展览留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们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参观展览呢?中国丝绸博物馆上线了网上虚拟展厅,感兴趣的朋友们只要点点手指就能全方位观展了。

精心布展,呈现成功的异域之旅


  此次展览,也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第一次在阿曼这个阿拉伯国家办展。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为时几日的布展变得并不容易。
  全程参与展览筹备和布展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楼航燕记得,她所在的布展团队是在当地时间去年10月25日中午达到展厅现场的。這是一个400平方米的大展厅,除了阿曼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几个独立展柜,其余的都需要布展团队在短短的4天时间内完成。和他们一起到达现场的,还有空运来的9个大箱子,满载布展所需的展品、模特、展架等。
  楼航燕表示,在布展过程中,最难的环节是搭建展架,特别是一种博古架的专业展架。搭建又大又重的博古架,需要4、5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
  而文化差异也对丝绸服饰的展示提出了要求。考虑到当地的阿拉伯文化,在展示质地轻薄较透明的丝绸服饰时,布展人员都会在模特身上裹一个内衬后再套上衣服。
  在展览筹备阶段,馆际间的沟通与协调也是几经周折。本次展览的一大特殊性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和龙泉市政府三方联合承办,展览前期,从文本到展品都需由三方共同提供,之后再汇总、论证、修改、整合,还专门成立了专家团队。
  在楼航燕的记忆里,展览文案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她和赵丰馆长还专程到龙泉实地考察,挑选相宜的展品。
  此外,在筹备阶段,因为无法到实地考察,展览的规划设计,都是通过阿曼方提供的展厅平面图和照片对空间进行想象得到的。楼航燕说,与阿曼方的沟通也不容易。当地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布展团队先要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再从英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如遇博物馆不理解,则还需要对展览文本进行反复阐述和翻译,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展览现场
A view of “Exhibition of Chinese Silk, Porcelain and Tea” at the Oman National Museum in Muscat, Sultanate of Oman

  即便到了最后的设计排版阶段,阿拉伯语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到左,中文的书写习惯是从左到右,为了将阿拉伯文置于突出位置,双方前前后后也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
  展览开幕当天,赵丰为现场观众做了一次精彩的导览。导览前,他也做足了功课。相比于精通的丝绸领域,茶叶和青瓷于赵丰而言还略显陌生,为了能够在现场专业地讲解三者的故事,他还专程跑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和南宋官窑博物馆听英文讲解,现听现学。
  另外,不同于青瓷和丝绸的静态展示,茶叶则更多的以互动表演的方式呈现。为了展现原汁原味的茶艺表演,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表演者也专门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学习了一番。
  在展览现场,一场茶艺告一段落,当地观众意犹未尽,还会时不时地闻着茶香前来问道:“还有茶喝吗?”
  这场丝茶瓷展览的异域之旅很成功。赵丰表示,未来也会考虑在展览的基础上开发“丝路之绸”“丝路之茶”“丝路之瓷”等专属旅游线路。
  (本文图片提供:中国丝绸博物馆)
其他文献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张梦新(右)向金庸汇报工作。Zhang Mengxin (right), then secretary of the CPC committee of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of ZJU, reports his work to Jin Yong.  记得人文学院成立后,于1999年12月印发了一本学院简介,篇首就是金庸先生的《院长献词》。《院
期刊
2003年10月8日,卢敦基(右一)和金庸合影。(卢敦基提供)Jin Yong and Lu Dunji (right) on October 8, 2003第一次知晓先生小说  第一次知道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在一个非常意外的场合。那是1981年的9月底,我与几位大学同学乘坐费时一天的长途汽车前往黄山旅游。前座有一对年轻夫妻,男的从女伴另一侧的邻座拿了一册书后低头苦读,浑不理旁边女伴的拉、扯、嗔
期刊
两年前,她翻译的德文版《西游记》首发,这是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第一次被完整地译成德语并出版。  2018年10月,她再出新作,用德语翻译了号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的《千字文》。德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法兰克福汇报》将它纳入“适合节日阅读”的推荐书目中。  她的名字叫林小发,一位瑞士汉学家。  林小发原名叫Eva Luedi Kong。“林”是根据自己的姓氏Luedi找一个L开头的中
期刊
现阶段,我国的汽车服务行业虽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随着汽车服务行业的消费者行为越来越理性,消费者们的需求就很难被满足,还有销售模式不能跟随潮流等.因此,本
《蒙克全集》首发式现场。A view of the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launched in Beijing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在世界艺术领域拥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画作擅于运用浓烈的色彩聚焦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呐喊》是当今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艺术作品之一。今年,上海博物馆和中国
期刊
史乔恩近照A recent photo of Joseph Svadlenka  从史乔恩拿到“西湖友谊奖”的2018年向前推算,他已经在杭州第十四中学(以下简称杭十四中)做了12年的外籍教师了。这12年里,他曾带领数十名学生为服务G20杭州峰会的一线民警教授日常英语,编写《服务G20警务英语手册》。而更多时候,他埋头教书,12年如一日。  对于美国人史乔恩而言,所有教学工作之外的事情都可以先靠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