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瘠薄红壤水稻土团聚体内酶活性及养分分布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配施粪肥与化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粒级组成、团聚体微域空间内养分及酶活性分布的影响,为提高秸秆还田在改造中低产田中的利用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于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年(1990—2014)的长期定位试验,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处理(CK)、全量秸秆还田配施粪肥(SM)、全量秸秆还田配施粪肥与氮肥(NSM)、全量秸秆还田配施粪肥与氮磷钾肥(NPKSM)。利用湿筛的方法得到5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2 mm、1—2 mm、0.25—1 mm、0.053—0.25 mm和<0.053 mm。测定水稳性团聚体内C、N、P养分含量以及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长期秸秆还田配施粪肥尤其是配施化肥显著增加了大团聚体(>0.25 mm)含量,降低了微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增大了水稳性团聚体平均当量直径,显著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秸秆还田配施粪肥与化肥显著提高团聚体微域空间内的酶活性,NSM处理对团聚体内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影响最为显著,NPKSM处理对团聚体各粒级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最为显著。与CK相比,NSM处理的转化酶在5个粒级内增加量是20.3%—396.2%,脲酶的增加量是58.6%—372.1%。NPKSM处理的酸性磷酸酶在各粒级的增加量是48.9%—94.5%。与CK相比,NSM处理下,有机碳在各个粒级的增量是31.6%—65.1%;全氮在各粒级内的增加量是19.8%—51.9%;NPKSM处理下,速效磷含量在各粒级内的增加量最大是:7.4—10倍;集成推进树(ABT)分析表明,有机碳对转化酶活性影响最大,占40.6%。团聚体粒级组成对脲酶活性的相对影响最大,占44.9%;速效磷对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最大,占41%。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对团聚体样本排序结果显示,与CK、SM和NSM相比,NPKSM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SM及NSM处理的肥效性相似。【结论】秸秆还田与粪肥、化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当量直径,显著增加了团聚体内有机碳、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红壤生物功能和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东农“246”玉米单交种经1978—1980年96点次试验,较对照平均增产12.8—15.8%。经回归分析,回归系数6=0.741,决定系数r~2=0.91,具有较高的丰产和稳产性。该杂交种有拱土能力强
探讨汉语背景下是否存在左右走向的心理时间线。实验一,被试通过左右手按键对时间词进行分类。实验二,被试在时间词线索下完成左或右圆点的定位任务。结果发现:(1)过去意义词
目的:探讨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7例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进行各种商务活动,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 要]城市是大自然中人类建造的巨建筑,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空间,然而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活在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城市中。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城市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居民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根据生态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思考。  [关键词]生态 环境 共生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水、空气、阳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教育领域带来全新的变革,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随之而来,学校教育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国家推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项目,推进网络在线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计划电和市场煤的管理机制下,火电企业面临煤价上涨、发电成本剧增、煤电联动政策难以启动的困难局面,火电企业利润空间压缩殆尽,经营举步维艰
对2000~2001年四川省玉米区试(山区组)结果采用高稳系数法等分析表明,绵单8号(绵2826)属高产、稳产型玉米新杂交种,具有广泛的地区适应性。该品种含有热带亲本血缘,抗逆性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