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致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

来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诊断胃癌肝转移,在接受多线化疗后,于2018年11月21日给予伊立替康联合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2019年6月14日调整为纳武利尤单抗200 mg,q 2 w,ivgtt,d1维持治疗,疗效评价:维持PR.2019年11月15日患者憋喘明显,行肺部CT检查提示:双肺磨玻璃密度影,结合临床治疗史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特殊感染和药物损伤可能.考虑炎症为纳武利尤单抗所致,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 mg,bid,ivgtt)治疗,3 d后患者诉喘憋较前明显好转,7 d后复查肺部CT示双肺磨玻璃密度影较前吸收好转,此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2020年4月2日再次输注1次纳武利尤单抗,1个月后复查CT示新增斑片影,后改为阿替利珠单抗治疗4个月,未再出现肺部炎症.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毛周角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毛周角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及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3次后,治愈6例(17.14%),显效19例(54.29%),有效9例(25.71%),无效1例(2.86%),有效率为71.43%,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月关于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3篇纳武利尤单抗所致ADR个案报道,涉及患者79例,多数患者年龄为60~69岁(30.38%),原发疾病以肺癌最多(41.77%);ADR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6个月内(74.69%);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0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不断提升,在整形外科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例如,能够用于移植修复各种软组织的缺损和畸形、瘢痕修复、促进创面愈合、面部年轻化、轮廓塑形等领域中.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问题困扰着一代代整形外科医生,因为移植后的脂肪容易出现感染、脂肪钙化、坏死等问题,造成移植后脂肪成活率较低,也限制了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广泛普及.本研究阅读众多相关文献,就如何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这一课题进行了如下综述分析,以期为整形外科医生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上自体
1例54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磷酸西格列汀片及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021年1月25日因血糖控制不佳,门诊复查后降糖药物调整为达格列净片(10 mg,qd)、度拉糖肽注射液(0.75 mg,qw,ih).患者2021年1月27日开始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并逐渐加重.2021年2月1日于急诊收治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临床药师会诊考虑此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达格列净所致,建议医师停用达格列净,并给予补液、消除酮体、止吐、降血糖、抗感染等
目的:调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外科围手术期的使用及ADR发生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下半年围手术期使用NSAIDs排名前3的药物,每种药物各抽取100份病例,评价NSAIDs使用的合理性,并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NSAIDs使用较多的科室涉及骨科、甲状腺外科、肛肠外科.疼痛评分在1~10分的有292例(97.3%),未进行疼痛评分或疼痛评分为0分的有8例(2.7%).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超剂量使用(18.6%);超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