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方法

选择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12周。治疗前后行BEHAVE-AD、MMSE评价,分别评定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并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升高(t=4.11,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t=4.56,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t=1.66,P>0.05)。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20、4.08、3.98、4.0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12/35),对照组为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

结论

相比氟哌啶醇,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方面优势明显,并能改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进行抑郁、焦虑调查,对450例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可疑症状和肯定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68例(61.19%),312例(71.23%),其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病程、慢
目的探讨改良术式结合二次翻瓣法较传统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预防味觉出汗(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2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行改良术式结合二次翻瓣法,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分支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对照组按常规行腮腺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行Minor试验,记录Frey综合征发生病例数,对两组术后Fre
期刊
目的对新生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其在新生儿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38例新生儿住院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统计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总阳性率及不同新生儿病种间hs-cTnI阳性率,计算hs-cTnI与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质量(CK-MBmass)及肌红蛋白(MYO)的异常符合率。结果838例患儿中,hs-cTnI总阳性率为40.33%;在新生儿疾病中
目的探讨采用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慢性牙髓炎(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P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患牙28颗)和治疗组(28例,患牙28颗),两组均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细牙痛胶囊,连续观察4周,同时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1年后总成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χ2=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DIBS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腹泻、腹痛症状评分及临床症状总积分,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2.2%比34.3%,χ2
期刊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胸腺法新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血气改善情况和TLC等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χ2=5.274 5, P<0.05);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