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属13个竹种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刚竹属13个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或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等值均高于其他7个竹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值相对较低,即这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可为优选观赏竹种;相关分析表明:Fv、Fm、Fv/Fo、Fv
其他文献
基于WOS(webofScience,全球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数据库),对我国5所211农业院校的畜牧兽医学科近10年的发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西北农林科大学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展现了我国畜牧兽医
我国是世界葡萄发源地和主要种植地之一,到2014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 150万亩,除香港、澳门没有葡萄种植之外,其他省区都有不同种植面积。在我国,蚧虫具有发生的适宜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寄主植物,葡萄是蚧虫危害主要寄主之一。蚧虫危害葡萄,造成树势衰弱、树体发育不良、提早落叶落果、果实含糖低、外观差,产量下降甚至绝收。蚧虫的发生和流行对我国葡萄产业影响较大,对葡萄园区的潜在威胁很大,生产中应引起高度重
在研究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化在时空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可视化表现形式使历年来测量到的玉米产量数据和精准施肥数据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