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肠炎平颗粒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物质引起的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进行观察;采用慢性实验性溃疡性(脾虚型)结肠炎模型进行观察。结果:能有效抑制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促进慢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愈合与恢复。结论:肠炎平颗粒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结肠炎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肠炎平颗粒;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37—02
“肠炎平颗粒”为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该方以多年的临床用药为基础,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组方,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实验采用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慢性实验性溃疡性(脾虚型)结肠炎模型,对“肠炎平颗粒”在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材料
1.1动物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200±20)g;由云南白药集团研究院提供,动物合格证号:滇实验动物合格证号2001039。
1.2药品肠炎平颗粒由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20040624;柳氮碘吡啶片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4C15;乙酸等其它化学试剂均为AR级。
2方法与结果
2.1肠炎平颗粒对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NS组,②柳氮磺吡啶组(SASP),③高剂量组,④中剂量组,⑤低剂量组,每天按剂量灌胃1次,连续给药5d,于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6h,末次给药后1h,用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内8cm,注入8%乙酸2ml,15s后注入8raINS冲洗。24h后脱颈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观察粘膜受损情况,以出现溃疡的面积(mm2)为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见表1。

与空白组比:**P<0.01;*P<0.05
结果: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2.2肠炎平颗粒对慢性实验性溃疡性(脾虚型)结肠炎的影响取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①NS组,②柳氮碘毗啶组(SASP),③高剂量组,④中剂量组,⑤低剂量组,每组动物用20%番泻叶浸剂按每百克体重1.5ml灌胃3d,末次给翻泻叶浸剂12h后,用0.5%肥皂水灌肠,20min后,再用5%乙酸造模,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h,造模时用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内8cm,注入5%乙酸lml,15s后注入8mlNS冲洗,造模后继续灌服番泻叶2d。第3d开始给药,每天按剂量灌胃1次,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12h后脱颈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观察粘膜受损情况,以出现溃疡的面积(mm2)为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见表2。
与空白组比:**P<0.01;*P<0.05
结果: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慢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促进溃疡愈合与恢复。
3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病情轻、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年龄又以青壮年为主。其发病机制不明,现代医学多认为其与免疫异常有关。
肠炎平颗粒是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实验针对肠炎乎颗粒的主要药效学(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肠炎平颗粒在抗炎、镇痛方面的良好表现,开展了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研究,研究采用大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进行观察。急性实验采用化学诱导法造模,该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较常用的模型,经研究表明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P<0.01),对UC发生的初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保护结肠,抑制溃疡的形成;慢性实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模型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的病理模型,其症状与临床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相符,能有效考察受试药物的效果。经实验表明,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肠炎平能有效抑制溃疡的发生,促进溃疡愈合与恢复(<0.01),有效保护肠粘膜,缓解结肠炎的症状,大鼠在体态、活动方面较给药前有所改观。以上药效学研究的结果为肠炎平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肠炎平颗粒;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37—02
“肠炎平颗粒”为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该方以多年的临床用药为基础,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组方,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实验采用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慢性实验性溃疡性(脾虚型)结肠炎模型,对“肠炎平颗粒”在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材料
1.1动物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200±20)g;由云南白药集团研究院提供,动物合格证号:滇实验动物合格证号2001039。
1.2药品肠炎平颗粒由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20040624;柳氮碘吡啶片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4C15;乙酸等其它化学试剂均为AR级。
2方法与结果
2.1肠炎平颗粒对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NS组,②柳氮磺吡啶组(SASP),③高剂量组,④中剂量组,⑤低剂量组,每天按剂量灌胃1次,连续给药5d,于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6h,末次给药后1h,用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内8cm,注入8%乙酸2ml,15s后注入8raINS冲洗。24h后脱颈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观察粘膜受损情况,以出现溃疡的面积(mm2)为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见表1。

与空白组比:**P<0.01;*P<0.05
结果: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2.2肠炎平颗粒对慢性实验性溃疡性(脾虚型)结肠炎的影响取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①NS组,②柳氮碘毗啶组(SASP),③高剂量组,④中剂量组,⑤低剂量组,每组动物用20%番泻叶浸剂按每百克体重1.5ml灌胃3d,末次给翻泻叶浸剂12h后,用0.5%肥皂水灌肠,20min后,再用5%乙酸造模,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h,造模时用导管经肛门插入结肠内8cm,注入5%乙酸lml,15s后注入8mlNS冲洗,造模后继续灌服番泻叶2d。第3d开始给药,每天按剂量灌胃1次,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12h后脱颈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观察粘膜受损情况,以出现溃疡的面积(mm2)为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见表2。
与空白组比:**P<0.01;*P<0.05
结果: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慢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促进溃疡愈合与恢复。
3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病情轻、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年龄又以青壮年为主。其发病机制不明,现代医学多认为其与免疫异常有关。
肠炎平颗粒是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实验针对肠炎乎颗粒的主要药效学(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肠炎平颗粒在抗炎、镇痛方面的良好表现,开展了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研究,研究采用大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进行观察。急性实验采用化学诱导法造模,该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较常用的模型,经研究表明肠炎平颗粒能抑制急性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P<0.01),对UC发生的初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保护结肠,抑制溃疡的形成;慢性实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模型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的病理模型,其症状与临床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相符,能有效考察受试药物的效果。经实验表明,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肠炎平能有效抑制溃疡的发生,促进溃疡愈合与恢复(<0.01),有效保护肠粘膜,缓解结肠炎的症状,大鼠在体态、活动方面较给药前有所改观。以上药效学研究的结果为肠炎平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