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纺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1、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在新知和旧知的连接点上,提出启发性、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而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启发学生思考: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算呢?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如果异分母分数能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话,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如何实现这种转化,用什么方法,大家知道吗?请试着做一做。这样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尝试探索中去。
  2、利用悬念,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例如教学循环小数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4÷7的商中,小数点后面100位上的数是几?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3、动手操作,唤起兴趣。小学生都有爱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如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画一画等活动,从而唤起学生参与探究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不仅在新课导入阶段,而且应贯穿整个学生过程。因为没有新问题,思维就没有方向,思维就会停止。只有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之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才能使学习始终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
  (二)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教学活动中,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充分提供感知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感知材料不足,形成不了丰富的表象,难于抽象概括。因此,在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充分利用教具演示、电化手段等,为学生创造观察、分析、思考的机会,例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应充分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正关系。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要突出操作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规律,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操作中弄懂算理掌握算法,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在操作中理解题意明确关系,例如义务教材第二册90页“比多”应用题的教学。
  3、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或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随机提出不易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多向交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达到共同提高。
  4、重视语言表达,在“说”中参与。在教学中创造“说”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时,说其过程表象;公式得出后,说出推导过程;概念形成时,说其本质特征;解决问题时,说其求解思路;规律、法则总结时,说其要点。说的方式有三种:当众说、同座相互说和边操作边说。在说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规范,确切化、完整化、条理化。让学生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材料,运用语言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思维品质。
  5、指导看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参与。教学中要利用数学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做到边看边动脑提出问题,边看边动笔划出重点作些批注,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学会读书方法。
  参与的各种机会,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共同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取新知。
  (三)、授予方法,使学生学会参与
  除了激发学生的动机,创设参与机会外,还必须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参与,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以知识教学作为载体,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获得一般思维和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思想,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考观察时,要指导学生多方面观察、多角度思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动手操作时,要按步骤要求进行,动作要规范、准确。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等等。
其他文献
留学生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留学生对教学、专业、生活条件和管理等方面上的需求满足。满意度水平被成为是教学效果的一个指标。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发展留学生教育已受到显著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如今,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治理理论早已不再陌生,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而来的政府创新不胜枚举。然而,创新本身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有限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正日益加剧,迫切需要结合新时期国家经济和人口发展战略,重新审视高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界新课程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0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新课改迈出步子最大的一年。全区普通高中增设信息技术课程。另外,浙江省在2008年4月出台的《2009年浙江省高考方案》中又确定:技术科(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高职类院校录取的必考科目。我认为,考试只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提高人们的技术素养才是开设此科目的宗旨。根据当前国际社会形式,我国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