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韶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叶树养,被媒体称之为是“最有理想的贪官”。为何称其“最有理想”?就在于他有一个“高远的志向”,“立志”“为官一世”要敛聚6000万元钱财:“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到东窗事发,他为官20年,已敛财3400多万元,“完成任务过半”,足见其“不甘平庸”已入疯狂。
就是这个人,为了敛聚6000万“财富”,甚至到了鲜廉寡耻的地步。他到韶关任职后的一个中秋节,下辖一个县的公安局长没有及时进贡,他竟打电话质问“过节了,怎么没见你来啊?”局长解释说这段时间县里工作忙,他当即大发雷霆,“是县里重要还是市里重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立志,志向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志当存高远”,为官敛财是叶的人生志向。然而,这样的人生志向和人生轨迹,与党员干部所应该具有的人生志向应该行进的人生轨迹,实在是南辕北辙。
想来,叶树养也是在党旗前宣过誓的,应该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然而,他却完全忘记了党的宗旨,连同党员的政治操守和为人的人格尊严也一并丢弃了。
更发人深省的是,叶树养何以能够 “从容”敛财20年?
叶树养在县、市任公安局长时,作风霸道,唯我独尊,完全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委会、局务会讨论决策、重大案件处置程序等等制度,在他把持下,完全沦为一张废纸。他还把决策权、执行权凌驾于监督权之上,甚至采取排挤压制的办法,将纪检工作边缘化,并给纪检监察制定监督范围。权力失去了制约和监督,必然走向放纵,以权谋私、弄权渎职等行为也就必定頻出。缺失了制约和监督,叶树养也就胆大妄为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叶树养捞钱6000万的“志向”,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必须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并且加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真正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叶树养之流所立之“志向”无法得逞。■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
就是这个人,为了敛聚6000万“财富”,甚至到了鲜廉寡耻的地步。他到韶关任职后的一个中秋节,下辖一个县的公安局长没有及时进贡,他竟打电话质问“过节了,怎么没见你来啊?”局长解释说这段时间县里工作忙,他当即大发雷霆,“是县里重要还是市里重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立志,志向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志当存高远”,为官敛财是叶的人生志向。然而,这样的人生志向和人生轨迹,与党员干部所应该具有的人生志向应该行进的人生轨迹,实在是南辕北辙。
想来,叶树养也是在党旗前宣过誓的,应该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然而,他却完全忘记了党的宗旨,连同党员的政治操守和为人的人格尊严也一并丢弃了。
更发人深省的是,叶树养何以能够 “从容”敛财20年?
叶树养在县、市任公安局长时,作风霸道,唯我独尊,完全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委会、局务会讨论决策、重大案件处置程序等等制度,在他把持下,完全沦为一张废纸。他还把决策权、执行权凌驾于监督权之上,甚至采取排挤压制的办法,将纪检工作边缘化,并给纪检监察制定监督范围。权力失去了制约和监督,必然走向放纵,以权谋私、弄权渎职等行为也就必定頻出。缺失了制约和监督,叶树养也就胆大妄为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叶树养捞钱6000万的“志向”,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必须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并且加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真正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叶树养之流所立之“志向”无法得逞。■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