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等人一起吃饭,闲聊三国。众所周知,曹操、刘备、孙权有合有分,最后魏定都洛阳,蜀定都成都,吴定都建业,确立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在三分之前,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
董卓之乱中,刘备是投靠过曹操的,并被曹操举为第十八路诸侯。曹操伐吴,孙权与刘备合力,赤壁鏖战以弱胜强。而荆州之战,曹操又与东吴孙权联盟,南北夹击关羽。所以,魏蜀吴三者是经过合作博弈之后才确定三国鼎立局面的。
出于职业病,我当时联想到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如果国家只有刑法而无刑事诉讼法,其实公检法的分工就是多余,一个部门就可以直接完成追究和惩罚犯罪的目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起诉,法院负责审判,这种分工是一种人为的制度设计,是职能部门合作博弈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显然更多考虑的是制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纠错机制的表现。法律规定职能划分,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并搜集相关证据,检察机关审查并对符合条件的提起公诉,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并进行惩罚,在每一个阶段,刑事案件都可能因为错误而被终止追究。
检察机关可以监督侦查的合法性,可以监督审判的公正性,而法院可以对公诉的犯罪进行裁判,在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后支持或否定指控。
由此,我还想到了在法庭上控、辩、审的关系,控辩对抗,审居中裁断,形成三角关系,也是一种博弈。如果控审合流,那么被告人的权益就得不到公正的保障;如果辩审同气,也会损害国家指控犯罪的基本利益。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关系是最稳定的。
说起三角形,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经典的戏,是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于是焚香礼拜,结为三兄弟。
有人考证,认为刘关张三人没有桃园三结义,因为不但正史没有记述,《三国志》、《资治通鉴》从未提及此事,而且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但是文学巨匠罗贯中大笔一挥,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结为兄弟,把一个单纯的结拜变成了一种共赴国难的相互扶持,立意高远。
桃园三结义,对于蜀国成就大业,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关、张的辅佐,刘很难起事,并形成气候。这种关系应当体现在司法体系的一个部门之内,比如肩负侦查职能的公安机关,不仅刑侦各部门要协同作战,而且与治安、交巡警、出入境等也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才会有侦查的效率,而互相的扯皮只会造成内耗。
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相互牵制和制约,对于稳定天下局势,共同促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关系可以表现在形成分权和制衡的不同部门之间,比如公检法的相互制约,也可以展现在保障公正的不同职能之间,如控辩审的三角关系。
权力必须有所制约,才会免于独断与专行。如果公检法三机关被人认为是沆瀣一气,官官相卫,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体制之内的纠错机制如果失灵,冤假错案的几率就会增大。
当然,最可悲的事情,是内外不分,把原本应当“桃园三结义”的关系,变成“三国鼎立”,内部勾心斗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把应当“三国鼎立”的关系,变成“桃园三结义”,流水作业,不顾人权,那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董卓之乱中,刘备是投靠过曹操的,并被曹操举为第十八路诸侯。曹操伐吴,孙权与刘备合力,赤壁鏖战以弱胜强。而荆州之战,曹操又与东吴孙权联盟,南北夹击关羽。所以,魏蜀吴三者是经过合作博弈之后才确定三国鼎立局面的。
出于职业病,我当时联想到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如果国家只有刑法而无刑事诉讼法,其实公检法的分工就是多余,一个部门就可以直接完成追究和惩罚犯罪的目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起诉,法院负责审判,这种分工是一种人为的制度设计,是职能部门合作博弈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显然更多考虑的是制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纠错机制的表现。法律规定职能划分,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并搜集相关证据,检察机关审查并对符合条件的提起公诉,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并进行惩罚,在每一个阶段,刑事案件都可能因为错误而被终止追究。
检察机关可以监督侦查的合法性,可以监督审判的公正性,而法院可以对公诉的犯罪进行裁判,在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后支持或否定指控。
由此,我还想到了在法庭上控、辩、审的关系,控辩对抗,审居中裁断,形成三角关系,也是一种博弈。如果控审合流,那么被告人的权益就得不到公正的保障;如果辩审同气,也会损害国家指控犯罪的基本利益。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关系是最稳定的。
说起三角形,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经典的戏,是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于是焚香礼拜,结为三兄弟。
有人考证,认为刘关张三人没有桃园三结义,因为不但正史没有记述,《三国志》、《资治通鉴》从未提及此事,而且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但是文学巨匠罗贯中大笔一挥,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结为兄弟,把一个单纯的结拜变成了一种共赴国难的相互扶持,立意高远。
桃园三结义,对于蜀国成就大业,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关、张的辅佐,刘很难起事,并形成气候。这种关系应当体现在司法体系的一个部门之内,比如肩负侦查职能的公安机关,不仅刑侦各部门要协同作战,而且与治安、交巡警、出入境等也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才会有侦查的效率,而互相的扯皮只会造成内耗。
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相互牵制和制约,对于稳定天下局势,共同促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关系可以表现在形成分权和制衡的不同部门之间,比如公检法的相互制约,也可以展现在保障公正的不同职能之间,如控辩审的三角关系。
权力必须有所制约,才会免于独断与专行。如果公检法三机关被人认为是沆瀣一气,官官相卫,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体制之内的纠错机制如果失灵,冤假错案的几率就会增大。
当然,最可悲的事情,是内外不分,把原本应当“桃园三结义”的关系,变成“三国鼎立”,内部勾心斗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把应当“三国鼎立”的关系,变成“桃园三结义”,流水作业,不顾人权,那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