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当前在减负的基础上提质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将力图运用主体性教育思想和原理,对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一浅显论述。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它是教师和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实践证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间的不融洽,同学间的不友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可采取如下策略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学生就越主动。但是,生物教师所教的班级较多,往往是上课时来,下课时走,平时和学生交往的机会比较少,师生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因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去和学生做心灵上的朋友,形成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1.2 使教学富有情趣。热烈的情绪与浓厚的兴趣既是产生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原因,也是衡量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基础。生物界是一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神奇和奥秘的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教学技能,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1.3 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度。根据《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生物学思想,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这一教学目的看,对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要求都不是很高,而且目前生物学科已不再是高考学科,没有应付高考的任务,这样,教师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应使教学内容难易适度,内容适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积极的努力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当学生有了成功体验后,他们就会有一种内心的幸福和喜悦,产生强烈的理智感,有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2. 构建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形成后,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心向。此时,我们应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一角色上,采取多种策略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包括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诸环节在内的学习——-认知的全过程,做到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教学程序。
  2.1 学生自学。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浅显易懂特点,在每一专题的教学前,我们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在讲“生物的遗传”一节时,我们可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①什么是遗传?其途径是什么?②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③为什么亲代性状能传给子代等。
  2.2 师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如在上述一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讨论下面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同样是受精卵细胞,有的发育为雌性,有的发育为雄性?②为什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3 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主题,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认识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如在讲完前述一节课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减数分裂等知识,来合理解释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间存在的性状差异。最后,在启发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学生对重、难点内容形成科学的结论。
  2.4 适当练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相应素质和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要布置具有典型性的练习,指导学生独立地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以形成学生新的技能,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如“生物的遗传”一节学完后,我们可向学生布置以下练习:一个地区的男女出生的比例为什么总是大约为1:1?我国婚姻法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3. 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人的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的关键和最终结果在于其个性化的形成,在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在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这样,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只要我们从以上几点入手,学生就一定能得到主动的、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验证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常规的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可归纳为三步:第一步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二步为教师示范操作一遍;第三步才是学生仿照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对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思考,自主性活动受到限制。有的老师对实验更是不
期刊
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数学教育仅侧重于学习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技法,忽视了学科的基本精神、基本态度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关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1.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
期刊
【摘 要】思维能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数学学科需要更多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以疑引思、以趣激思、以情促思、以难练思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所谓思维,它是与“感性认识”相对,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掌握基本规律,都离不开
期刊
语文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有内涵,有意思的学科。可在语文教学中,却似乎没有真正体现其魅力,越来越走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学生却没有什么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效果不够理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如果教师总是一种模式,一种腔调,一种教法,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不利于学习。要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
期刊
【摘 要】本文将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发展做简单介绍,接着探讨计算机网络辅助语言学习的应用及其优点,然后介绍当前英语学习方面的软件及网络的优势以及利用,最后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英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教学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在改变着人们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同时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的英语学习,我们除了在课堂上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学教学应如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数学教育仅侧重于学习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1. 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人的可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选文蕴含的知识多,写作方面可供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不少。在教学动机上,教师最易犯贪多求全之忌,总想面面俱到,把所涉及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使课堂变成讲堂:讲作者,讲背景,讲字词语法,讲谋篇布局,讲中心思想,讲艺术特色。可讲之处全讲,本应生动有趣的语文课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怎样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要改变语文教学思想,明确语文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改变贪多求全的做法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我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结合自然界中有趣事例、引入有趣的生理现象和有效设计问题,把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感兴趣事例和课本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关键词】动手实验;有趣事例;生理现象;设计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探索得知: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也不失为提高学生课堂
期刊
要想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确保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而学生兴趣的激发,又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的。  情感的沟通,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取决于心灵深处的情感,当情感持肯定态度时,便产生了轻松愉快、满意大胆、兴趣渴望的内心感应,反之,则是紧张忧虑、厌恶愤怒、胆小恐惧的消极情绪。革命导师列宁曾这样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比较枯燥,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地理不是主科,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可学可不学,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是地理教师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便是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地理教学;形式多样;兴趣激发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