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谚语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用英语谚语,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语法和扩大词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引用谚语对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英语谚语 英语教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民族之智慧在于谚语(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积淀,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的表达力。《现代英语高级词典》(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对谚语下的定义是:“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含蓄有劝告或鉴戒意义的语句。”①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应用英语谚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利。
一、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
学习英语掌握词汇是重中之重,英语词汇和汉语中的汉字可以说同等重要。众所周知,学习汉语,只有先认识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汉字,才能组词、造句、写文章。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英语谚语有着丰富的词汇,含有大量的语法知识。学习谚语能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例如:
Wisdom is to the mind what health is to the body.(知识之于精神,如健康之于身体)学习what用法,what作关系代词,“就像……一样”。
以下几个谚语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定语从句有很大帮助: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最后笑的人笑得最好)
It’’s not gold that all glitters.(闪闪发光的未必都是黄金)
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主者天助)
谚语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不是“一个聪明人从不犯错误。”而是No matter how wise a man is, sometimes he will makes mistakes.“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要犯错误。”再如,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再好的马也会有失蹄的时候)。It is a (an) adj. n that…既不是定语从句,也不是强调句,实际上,它是一种民间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成语或谚语的习惯表达法,学生通过这两个谚语的学习,很容易记住了这个句型。它往往用肯定结构形式,表达内容含让步和反意的意思。通过这两个谚语的学习,学习者很快掌握了这个句型。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西方自然文化的了解
学习一门语言,不只是学习词汇、语法,还要学习语言文化背景,学习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视野,有利于更进一步了解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语言、习俗、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也有所不同。
谚语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初学英语者遇到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中国“狗眼看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狗仗人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狗的鄙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所以西方人对于狗宠爱有加。我国的文化哲学是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汉语中含有大量的儒家、道家、佛家的谚语,而西方国家信奉天主教,所以出现了一些与天主教有关的谚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英语谚语中含有不少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谚语。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 (自身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由于英美国家属于海洋民族,他们在长期与海洋搏斗中磨练出了个人拼搏和冒险的精神。在中国,关于天气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风化雨”,这是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东部是广阔的太平洋,风从东部吹来带来丰沛的降水。而西欧则是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我们了解到,西欧国家处于中纬度,西部是海洋。西风从海洋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有此一说。
学习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说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产生对英语和说英语国家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英语谚语词语简洁凝练,内容精辟,语调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所以广泛流传。英语谚语有押韵、重复、对仗而增添其音韵美。增添了谚语的语言魅力。
例如谚语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押韵,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美妙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谚语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No news is good news. Let bygones be bygones.(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利用重复和对仗达到音韵和谐、句法一致的目的。 还有的英语谚语利用排比,结构整齐、句式对称,增强韵律和情感力度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亲临,目睹,全胜)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读书足以怡情,增彩,长才)
另外英语谚语中还使用大量的比喻、借代、拟人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Live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罗盘)。Lies have short legs. (谎言腿短)
英语谚语的语言魅力大大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谚语来自于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体验,是语言文化的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的谚语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可行性,对社会有教化、引领作用。在教学中运用谚语,能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适时教育学生惜时、立志、求真、求善、不怕失败,有毅力。
教育学生立志、锻炼毅力的谚语: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One thousand miles start with the first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学生惜时的谚语: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光阴似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教育学生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者必败)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一知半解,害己害人)
教育学生求知谚语: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失败: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人无完人)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适时引用英语谚语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引用英语谚语对于教育学生立志、做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茜. 试论英语谚语的语言特色[J]. 教学与管理,2007年(5)105页.
[2] 郭忠才. 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4)86页.
[3] 刘素文. 英语谚语的艺术特点及其教学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7年(8)71页.
[4] 张小玲.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英谚语[J].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4)153页.
[5] 张小玲. 中英谚语语义的对比与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Vol.27No.3.186页.
【注释】
① 郭忠才. 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四期86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运河中学)
【关键词】英语谚语 英语教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民族之智慧在于谚语(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积淀,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的表达力。《现代英语高级词典》(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对谚语下的定义是:“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含蓄有劝告或鉴戒意义的语句。”①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应用英语谚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利。
一、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
学习英语掌握词汇是重中之重,英语词汇和汉语中的汉字可以说同等重要。众所周知,学习汉语,只有先认识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汉字,才能组词、造句、写文章。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英语谚语有着丰富的词汇,含有大量的语法知识。学习谚语能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例如:
Wisdom is to the mind what health is to the body.(知识之于精神,如健康之于身体)学习what用法,what作关系代词,“就像……一样”。
以下几个谚语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定语从句有很大帮助: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最后笑的人笑得最好)
It’’s not gold that all glitters.(闪闪发光的未必都是黄金)
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主者天助)
谚语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不是“一个聪明人从不犯错误。”而是No matter how wise a man is, sometimes he will makes mistakes.“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要犯错误。”再如,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再好的马也会有失蹄的时候)。It is a (an) adj. n that…既不是定语从句,也不是强调句,实际上,它是一种民间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成语或谚语的习惯表达法,学生通过这两个谚语的学习,很容易记住了这个句型。它往往用肯定结构形式,表达内容含让步和反意的意思。通过这两个谚语的学习,学习者很快掌握了这个句型。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西方自然文化的了解
学习一门语言,不只是学习词汇、语法,还要学习语言文化背景,学习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视野,有利于更进一步了解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语言、习俗、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也有所不同。
谚语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初学英语者遇到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中国“狗眼看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狗仗人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狗的鄙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所以西方人对于狗宠爱有加。我国的文化哲学是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汉语中含有大量的儒家、道家、佛家的谚语,而西方国家信奉天主教,所以出现了一些与天主教有关的谚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英语谚语中含有不少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谚语。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 (自身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由于英美国家属于海洋民族,他们在长期与海洋搏斗中磨练出了个人拼搏和冒险的精神。在中国,关于天气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风化雨”,这是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东部是广阔的太平洋,风从东部吹来带来丰沛的降水。而西欧则是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我们了解到,西欧国家处于中纬度,西部是海洋。西风从海洋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有此一说。
学习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说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产生对英语和说英语国家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英语谚语词语简洁凝练,内容精辟,语调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所以广泛流传。英语谚语有押韵、重复、对仗而增添其音韵美。增添了谚语的语言魅力。
例如谚语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押韵,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美妙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谚语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No news is good news. Let bygones be bygones.(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利用重复和对仗达到音韵和谐、句法一致的目的。 还有的英语谚语利用排比,结构整齐、句式对称,增强韵律和情感力度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亲临,目睹,全胜)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读书足以怡情,增彩,长才)
另外英语谚语中还使用大量的比喻、借代、拟人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Live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罗盘)。Lies have short legs. (谎言腿短)
英语谚语的语言魅力大大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谚语来自于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体验,是语言文化的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的谚语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可行性,对社会有教化、引领作用。在教学中运用谚语,能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适时教育学生惜时、立志、求真、求善、不怕失败,有毅力。
教育学生立志、锻炼毅力的谚语: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One thousand miles start with the first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学生惜时的谚语: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光阴似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教育学生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者必败)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一知半解,害己害人)
教育学生求知谚语: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失败: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人无完人)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适时引用英语谚语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引用英语谚语对于教育学生立志、做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茜. 试论英语谚语的语言特色[J]. 教学与管理,2007年(5)105页.
[2] 郭忠才. 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4)86页.
[3] 刘素文. 英语谚语的艺术特点及其教学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7年(8)71页.
[4] 张小玲.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英谚语[J].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4)153页.
[5] 张小玲. 中英谚语语义的对比与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Vol.27No.3.186页.
【注释】
① 郭忠才. 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四期86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