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行氦-氧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氦-氧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并进行临床观察。

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AECOPD行氦-氧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传统治疗基础之上接受氦-氧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

接受氦-氧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气道峰值压力Ppeak降低,SpO2与pH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3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对经氦-氧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疾病导致的呼吸不畅,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血气指标,减少CO2潴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SBAR交班方式降低ICU护理床旁交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ICU护理床旁交班漏交率"为活动主题,应用ISBAR交班方式对交接班进行现况调查,分析ISBAR交班方式中交班时间长、漏交率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后,ICU护士运用ISBAR交班方式,交班时间由(26.94±2.10)min缩短至(19.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强化风险意识、高危因素识别评估、转变工作模式及加强抢救物品管理和风险处置4个方面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实施前(A组)、实施后(B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B组产后出血率1.7%显著低于A组3.3%(P<0.05),且B组产后24 h出血明显减少(P<0.05);B组的护理纠
目的回顾分析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康复出院,排尿可控率:储尿囊日间排尿可控率达91.7%(33/3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7.8%(28/36)。结论重视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是术前护理的关键,重视各种管路的管理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腹压协助排尿,通过盆底肌
目的探讨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漏斗胸患儿100例,其中Nuss手术组50例,改良Ravitch手术组50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Nuss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18.62±12.61)min、下地活动时间(1.28±0.56)d、住院时间(6.79±0.63)d、术中出血量(6.62±12.48)m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肺癌化疗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中,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状态(SAS及SDS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患者SAS评分(45.25±7.78)分、SDS评分(46.51±8.12)分、患者满意度(93.5%±6.2%)、不良反应发生率(13.5%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围术期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应用体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7.5%,生活质量评分为(72.1±4.9)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5.0%,生活质量评分为(55.4±5.3)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均明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106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感染、堵管、意外拔管、静脉炎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对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评定,对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知识掌握情况、
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教育联合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肿瘤科、妇科门诊进行临床实验,对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教育以及PDCA循环相关措施,整理和观察结果,对比实验前后的医院环境监测合格率、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相关指标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妇产科门诊的感染率由16.29%降到了2.47%;肿瘤科的感染率由27.12%降到了16.10%;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知晓情况,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高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临床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认知度调查问卷》对本院神经内科61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后,重新用该问卷进行测评,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自行编制的《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