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过去的五五上海购车节上,现金折让、置换补贴,保险、税费、售后服务赠送以及金融产品等各种形式的优惠,极大地激发了上海市民的购车热情。中国规模最大汽车制造商集团宣布,仅在5月的前4天,就累积收获意向客户33062个,同比增长99.1%;获得订单3692个,同比增长85.1%。
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车市的成绩单:4月份汽车产量210.2万辆,同比增长2.3%;4月汽车销量为207万辆,同比增长4.4%,一举打破持续21个月同比下降颓势,首次实现增长。
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仍是个问号,但这是从疫情中的至暗时刻中走出来的中国汽车业开始恢复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业也正在开始发生一场深刻的改变。
充电桩建设开始提速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领域关键词,其实在2018年末经济工作会议具体内容中就已经出现。在3月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充电桩作为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与5G基建、大数据、AI等热门板块一样,被明确纳入本轮“新基建”。
政府也确认了将充电桩列为新型基础设施,将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0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2020年全年完成投资约100亿元,新增公共桩约20万個、私人桩超40万个和公共充电站4.8万座。

近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其中提到,上海将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基础设施,充电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转型的关键年,“新基建”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吹响号角,是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意味着国家将在更深的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然而车桩比的巨大缺口,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台,规划车桩比(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配比)基本达到1∶1,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然而,截至2019年底,我国充电桩仅为121.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台,私人充电桩70.3万台,车桩比约为3.4:1,与规划仍存在明显差距。
未来,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回暖态势,也将进一步扩大充电桩的潜在缺口。在此发展趋势下,将充电桩建设明确纳入“新基建”的名单,是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如果能将充电桩缺口补齐,将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整体而言,在本次充电桩被明确纳入“新基建”以前,中国多地已提前驶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快车道,为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在区域分布上,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为57792台。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已达到516396台,4年间翻了近十倍。以上海的充电桩建设进程为例。截至2019年底,上海充电桩共有25万台,当年同比增长约20%,已提前实现《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本市充电桩总量应不少于21.1万台”的目标。
充电桩新建速度在2019年下半年出现下滑,这主要由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减少所致,而销量下滑则与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有关。政策从过去的“补车”转向“补电”,即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拐点。
显而易见,国家此时将充电桩建设纳入“新基建”,旨在让未来的车桩比水平更加合理,用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也凸显出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的特点。
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王智强说:“今后5年,上海还将在充电桩建设方面投入约100亿元,基本上每年可支撑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拉动内需增长。在我看来,充电桩是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的枢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服务。”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正在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宣布2020年充电桩建设投资规模增加10倍,行业龙头企业特来电也完成13.5亿A轮融资计划。同时,“新基建”又搅动带来一批新进入者,包括宁德时代、华为等,近日华为也宣布推出旗下快速充电桩品牌HUAWEI HiCharger。
2019年年底,有着“全宇宙最大汽车经销集团”之称的广汇汽车与国家电网下属企业国网电动汽车共同投资的国网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意在掘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充电桩基建也是其重点业务之一。
充电桩走向智能互联互通
“目前,上海的车桩比达到了1: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利用率较低,每个桩每瓶的平均使用时长仅为20分钟,而深圳可以达到2小时。”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发展处副处长王大军日前向媒体透露了这样的数据。在他看来,其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比如充电桩故障、油车占位等,因此,充电桩应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