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数学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渗透到各个领域,它的应用意识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关注。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不但学习到数学知识,而且还知道它应该被应用到哪些领域和范围,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审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当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的时候,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数学思维在思考中形成,数学能力也在锻炼中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能力
  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意识,更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数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且持之以恒地将这一工作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研究、分析和总结,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
  一、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学以致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能够应用到这些知识。通过对社会的认真观察和分析,不难看出数学知识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和方面。但是,学生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只知道学习数学知识很重要,却看不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应用如此的广泛和普及。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做出适时地点拨,让学生可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当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后,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培养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应用也就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各个领域。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如果教师把这样的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上,学生会感觉到很亲切、自然。当学生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后,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了。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上,这样既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非常重要。
  2.了解科学中的数学,认识数学的崇高地位
  21世纪,科学飞速发展,比如计算机的发明和不断更新换代,宇宙飞船成功上天,航空母舰的建成,网络、数码、光纤等广泛应用,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也就是说数学知识推动了科学领域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没有必要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他们就在学生身边,和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这些科学进步和数学知识的密切关系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学中的数学知识。
  三、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1.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模式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对于数学知识的体会逐渐形成和提高的,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数学能力形成的过程。
  2.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需要数学基础作为保障的,如果没有数学基础,那么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夯实基础,让学生有一个稳固的平台,这样学生在不断地积累和学习中就会提高。例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有很多的概念、公理、定理和推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学生不但要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还要知道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这些定理较多,但都是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的依据。学生掌握了这些在做题和练习的时候就有了依据,自然就不会觉得试题有多么的难了,学生必须牢记这些定理和性质。当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了,学生再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就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学生的能力在牢固的基础作为保障下,很快就会有进步。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仅靠短时间的尝试就想要达到目的,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要端正教学态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经过不断地渗透、反复、交错、逐级递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和解题中去。这样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就会增强,数学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陈丽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1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武进湖塘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1选择对象我院1997年1月~2000年8月门诊原发性痛经病人38例,均未婚未育,年龄16~32岁,平均年龄23岁,其中经前疼痛8例,经期疼痛25例,经后疼痛5例.2方法与结果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起病急,病情重,常表现多系统损害,预后差。早期诊断、序贯治疗对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十分重要。为探讨小儿SL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将本科收治的5例SLE病
现阶段,城市电力的供应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电网的规划工作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城市电网规划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性工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发放3张牌照。随着“3G”时代的来临,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企业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适应新的时代潮流
介绍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特征,并结合世博会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阐述。
1 病列简介 患儿男,5岁,因玩耍不慎将异物刺入右眼,1 h后就诊。诉视物不清,患眼出血不止,伴疼痛。门诊以“右眼球穿通伤”收入住院。立即在全麻下行“角膜修补术”。患儿术中一切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类实践操作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对计算机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获取知识信息,发展个人爱好等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个体间差异及信息技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鉴于此种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教学手段辅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任务
摘要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早在上个世纪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扩展得到了极大得发展。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IT技术应用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为基础,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参与服务,外联及服务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过程。我们假定能够获得大量的管理信息对企业来说本身是一个明显的优势。因为管理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