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小区清污分流改造策略探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旧小区清污分流改造是目前各城市提高污水收集率、减少溢流混流污水对城区河流、湖泊等水体污染的重要手段。作为城市排污的基本单元,目前老旧小区改造难度大、问题复杂等特点。本文着重探讨老旧小区排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造策略,以期为城市实现污水系统提質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清污分流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025
  1、引言
  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落实各项目标任务[1]。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2018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老旧小区仍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污合流是导致城市污水收集率低的重要原因。由于老旧小区均为已建成的小区,建设年代较早,排水管网设计重新期较低,大多数采用雨污合流排水体制,雨季时雨水通过挤占排水管道容量,导致污水严重溢流甚至泛滥,造成环境污染。
  如何切实提升污水收集率,控制CSO污染,提高系统排水能力已成为业内研究热点。本文以南方城市老旧小区排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制定清污分流改造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清污分流改造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2、老旧小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2.1 老旧小区建筑建设普遍较集中,行车、行人通道狭窄,施工难度大
  老旧小区的建设年代往往较为久远,由于当时规划的概念尚不清晰,同时小区楼栋之间的间距缺乏管理,因此部分楼宇之间的通道比较狭窄,甚至仅有一人通过的空间。此外部分居民加盖了违章建筑,如果需要彻底改造成雨污分流,则拆迁无法避免。
  2.2 老旧小区排水设施管养缺失,排水不畅
  常见的老旧小区中,排水管网的建设大多采用环房屋统一建设排水盖板暗渠,这些暗渠同时作为天面、路面的排水与房屋的废水污水管,并且疏于维护保养,堵塞严重。在设计时,这些盖板渠重现期标准较低,部分管渠甚至存在反坡现象,如遇雨水灌入则容易使淤塞的污水泛滥至路面,从而排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受限于建设时期的技术水平,小区的排水管道管材一般是铸铁管、陶土管、钢筋混凝土管,这类管道因使用年限较长,长期受污水腐蚀,管道存在漏渗与破损的现象,再加上后期缺乏维护,如若进行清污分流改造,难度相对较大。
  另一方面,老旧小区的化粪池普遍缺少清淤,部分化粪池设计时按人行考虑荷载,但实际上却停满了车,造成了化粪池顶板开裂、塌陷,滋养鼠虫,经常发出难闻气体,导致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2.3 部分老旧小区建筑雨污水立管未做分流,需局部改造
  部分老旧小区中,建筑排污、废水和天面雨水管合流,采用同一根排水立管排入地面盖板渠。因此,在该部分小区排水管道系统改造中,一方面要为没有雨水立管的建筑排水系统安装新的管道,另一方面,原有的排水立管可作为排污管,以实现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污分流。
  3、清污分流改造方案探究
  3.1 确定排水体制
  因为排水体制的确立决定了排水系统改造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建设的投资、工期、可行性、必要性、后期养护等方方面面,因此对老旧小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的首要步骤,是因地制宜确定排水体制。
  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的合流制和分流制的缺点及其在我国国情上的体现已充分展现,新型的排水制度逐步推广运用。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不应盲目地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分流制,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点源污染控制和非点源污染控制相结合、污染物减量-水资源利用-防涝减灾三位一体的新型可持续排水体制[2]。
  从目前国情来看,对于改造难度不大的老旧小区,一般宜采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原则上维持合流制,有条件的可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减少环境污染,对于降雨稀少的地区,可仍采用合流制,对于欠发达地区,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3.2 原有合流制排水管渠改造策略
  (1)雨污水完全分流
  采用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这种方法能从根源上杜绝污水进入雨水管从而造成河道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雨水没有进入污水管道,提高了污水厂进水浓度和管网的污水收集率。但完全分流制的实施对外部条件要求苛刻,既要考虑小区道路断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又要考虑现状各类管线的阻碍,采用该方法确实能起到极好的效果但要面临投资巨大、施工困难等问题。
  (2)截流式合流制及其衍生
  对于现状通道狭窄、雨污水管线混乱的老旧小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改造是一种较高性价比的选择。保留小区部分合流管渠,在下游建设截流干管,对合流污水进行截流,后续根据小区发展及改造情况逐步完善管网,逐渐改为分流制是一种比较好的过渡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工程投资相对较小,作用明显,方便施工。但从另一方面看来,截流式合流制仍旧存在污染河道的风险,而且小区内部管网并未做根本改变,超出设计截流水量的污水仍可能会在小区内泛滥,而进入污水厂的合流污水,由于浓度起伏波动较大,对污水厂处理工艺要求较高。
  为使减少超量合流污水直排入河,从减量、减质角度出发有两种方式可以应用。   从减量上来说,可以新建合流污水调蓄构筑物,截流管道将超标准合流污水转输至构筑物进行储存,封闭截流干管,待管道积攒的雨水排出后再转输至截流干管,排入污水厂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有许多弊端,比如开启关闭节点不好把控、后期运营管理不便、构筑物占地面积大等,因此不提倡采用。
  从减质上来说,可以在建设合流污水调蓄构筑物的基础上新建简易处理系统,减少直排污染。同样,这种措施也存在相似的不足。
  3.3 摸查现状管线,识别渗漏管段,排查错接混接接口
  老旧小区深受建设时期的技术水平、经济条件、施工工艺的影响,已建成的排水管网大多存在沉降、破损、渗漏等问题。可采用管道检测潜望镜(QV检测仪)、管道内窥系统(CCTV)和声呐探测等对管道进行检测,确定渗漏管段,从而进行修补或重新敷设。
  对于计划改造的小区,要对各个楼栋的雨污水立管进行区分识别,做好标识,以便于后续的分流改造。若小区内管线过于复杂,雨水管线内混杂大量污水,无法满足分流建设条件的,只能在下游敷设截污干管,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将混流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
  3.4 因地制宜,提高系统排水能力,建设清水排放通道
  对于不同的老旧小区,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核算现状管网能否满足排水要求,对一些不能满足要求的管段,可以在末端新增调蓄水池,以提高排水能力。
  清水通道的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考虑小区所在的地形地势、现状道路、管线等情况。若现状合流管渠不堪使用,可在小区内重新建设雨、污水排放系统,进行彻底分流;若条件不足,可新建沟渠作为小区的主排通道,封堵所有进入原有合流管道的雨水口,将原有的合流管渠直接转换为污水排水系统。管道建设时要根据摸查的管线资料,对混接、错接的雨污水接口进行一一梳理,确保清污分流落到实处[3-6]。
  3.5 室外排污管网建设
  室外排污管网的建设应根据小区道路横断面和排水系统状况进行设计。
  对于有排水暗渠的道路,如果道路宽度充足可在暗渠外新建污水管进行截污,原合流渠道仍可作为排水通道;如果道路宽度不足但暗渠空间尺寸足夠,则可在渠内敷设污水管截流污水;如果道路宽度与暗渠空间都不没有足够的改造条件,则可以考虑重新敷设道路边沟,原合流系统改造为排污系统。
  对于没有排水暗渠的道路,如果道路宽度充足,则可以采用完全分流制建设雨、污水两套排水系统;如果改造条件有限,可以选择建设相对较大的排水渠涵并在渠涵内敷设污水管,或可建设污水管网外建排水边沟来进行雨污分流[7]。
  总结:
  在城市的老旧小区,排水管网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方案。总体来看,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改造是较为经济、可行的方法。按照缓急有序的原则在小区内开展清污分流改造,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体制,逐步改造使之形成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率,控制CSO和溢流污染是改造老旧小区清污分流的总体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合理谋划。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5-04-02)[2020-06-24].
  [2]潘国庆,车伍.国内外城镇排水体制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7,33:323-327.
  [3]吴薇,朱晓娟,赵江.丘陵地区排水防涝系统研究[J].市政技术,2015(2):132-135.
  [4]戴永康,罗锋,温巧贤.东莞市城镇污水处理体制增效潜力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0,36(4):1-5.
  [5]唐建国,曹飞,全洪福,等.德国排水管道状况介绍[J].给水排水.2003,29(5):4-9.
  [6]赵明,吴捷,张黎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运用及分析——以镇江市跃进河水环境整治工程技术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263-264.
  [7]唐建新.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清污分流改造是支撑广东省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20,13(4):27-30.
  作者简介:
  简国丹(1990—),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且由于社会各界针对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查询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该领域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因此,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进档案查询利用的方法,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查询及利用的效率,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就成为了最有效
【摘要】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量浩大的工程,从开始地籍测绘、权属调查、确定一户一宅、到登记发证,每一个步骤都牵扯巨大的人力物力。借助先进技术的帮助,作业单位引入全新权籍调查方式,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采集房屋数据,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基础数据完成时间大幅缩短。截止目前,不动产确权登记已进入发证阶段,其中发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管理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为了维护农民房屋土地的自主权,近些年来,对农村相关土地权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条例后,使我们国家的农村房地一体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确权登记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本文探讨了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土地权籍   【DO
【摘要】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转型的重要试点,特别是海绵城市设计中的给排水内容,是海绵城市设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本文以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的特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内容的论述和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设计建议和应用技巧,助力相关领域设计人员给予力所能及帮助和支持。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设计方案;优化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乡村宜居环境构建、社会永续发展和实现“美丽中国”蓝图的时代要求。基于此,本文将安全和新发展理念引入美丽宜居乡村的规划中,从全地域、全要素、全维度和全过程探讨了美丽乡村规划管控的核心思路,接着通过建立评价模型以及确立指标权重的方式分析美丽乡村的建设策略,并结合婺源美丽宜居县总体规划实践,从多方面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是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从根本上来看,高房价是因为房产供需关系失衡所导致,并不是因为高地价所引起。而且,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高房价这一问题在我国相关政策下并没有及时下调。所以,只有从供房量上入手,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房价高涨问题。本文就针对高房价、高地价和房产税加以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房价;高地价;房产税   【DOI】1
【摘要】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加速房地产去库存和去杠杆是我国一个阶段内的住房事业工作总基调。为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科学调配资金,服务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通过支持广大居民改善住房条件,提高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然而,由于住房公积金体量的不断增大,风险防控压力加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管理中心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资金合理运行。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
迪奥旨在探索多元视野。本季迪奥男装艺术总监金·琼斯(KIMJONES )携手日本独立品牌sacai(成立于1999年)主理人阿部千登势(CHITOSE ABE),倾情联袂打造男装限定系列手袋。两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两种风格独特的设计传承与文化,碰撞出创意十足的灵感火花。sacai之名巧妙化作迪奥品牌标识中的字母“i”,打造妙趣独到的联名标识。在此男装限定系列手袋中,两大品牌的鲜明特色、审美风格及设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宜居村落微更新过程中对地域文脉的融入,积极探索留住乡愁、焕发乡容、彰显乡韵的在地性研究策略,以苏北小城镇村庄改造实践为例,从村庄界面重塑、典型院落整治及建筑微改造等方面,提出可操作的在地性微更新规划现实引导路径,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改造;微更新;在地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
【摘要】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进步和发展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助力。目前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是面向全世界的,世界范围内都在发展低碳经济,提倡和践行低碳生活。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要实现长足的发展,也需要正确认识低碳理念,以良性角度为方向,实现房地产行业和低碳经济的双重发展。安徽省太湖县以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吸引人才,促进城镇发展为目标,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