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指纹揭开陈年谜案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一行数人结束了在浙江上虞市小越镇的拍摄工作。他们此行来拍摄的是一起尘封31年、一度震惊全国的特大连环电击致三人死亡大案。陪同央视拍摄人员一起来的,还有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警,他们此次要追寻的人物是居住在上虞小越镇冯柯山村、当年这起大案中唯一幸存者——冯守安老人。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电击惊魂
  31年前的1981年8月25日,冯守安52岁,是浙江上虞小越公社一家农机厂的供销采购员,工作性质就是全国各地跑业务。这天下午,他从上海来到了浙江嘉兴市的著名古镇——魏塘镇的一家旅社休息。
  晚上11点左右,已在梦中的老冯,突然被一阵电麻的感觉惊醒。他大喊:“谁?你要干什么!”并迅速从床上爬起来,一看,面前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花花绿绿的线在触他。他一声喊,那人丢下手里的线,急忙跑路。他追了出去,但此人年轻力壮,很快跑出旅社,消失在夜幕中。
  冯守安回忆起当年的这一幕仍感到惊心动魄。
  但让老冯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他当时遭遇的是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系列连环电击案中的一幕。就在他遇险的半个月前的1981年8月8日深夜,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建华旅社内,也有人同样遭遇了电击,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谁是凶手?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年案发后,当地刑警迅速出动,仔细勘察,但未果。
  冯守安老人说,当时他回到公社里还专门召开大会,要求所有采购人员,出门千万要小心,加强自身防范。但他心里一直在久久思索,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忆,当年的凶手极有可能就是与他同住的人,但这个人,他只知道是个男的,其他根本无从知晓。此人进出很晚,却行动诡异。当时旅社的房间是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基本上,出差人员都是与外人同住在一个屋子,但这人躲进了帳子里,看不清他的脸。当时,公安也把同住的男子列入侦查对象,但这人登记的地址、姓名后来证实是假的。当年还没有身份证,登记一般用的是单位介绍信,这人冒用的单位是吉林省双阳县中医院,但一查,吉林有双阳县,但没有中医院,年龄写着39岁,化名“李义清”。
  年轻采购员
  命丧地下室
  当时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系列连环电击致人死亡大案的第一位受害人名叫李嘉惠,时年28岁,山东青岛人,是当时青岛假肢橡胶配件厂的一名供销采购员。
  1981年8月8日下午,他入住上海静安区延平路建华旅社,当年李嘉慧结婚才一年,妻子韩女士怀孕八个月。李嘉慧向来工作积极,当过兵的他,放弃在家照顾妻子,专程在全国各地赶来赶去为企业分忧。
  案发后,据当年的旅社杨经理回忆,这个化名“李义清”的男子,在一个星期前就住进了建华旅社,操着一口北方口音,直至案发前一天,即8月9日中午离开。其实,他在8月8日就用电击手段杀死了李嘉慧。同时,从李的身上劫走了200多元现金、永生牌812型花杆钢笔一支及瑞士产ROYCE牌17钻全钢防震男式机械手表一块。
  杨经理记得,此人看上去30多岁的样子,中等身材,偏瘦,与同住的李嘉慧不怎么搭腔。这次他同样化名“李义清”,只是单位成了吉林省一家医疗器材厂。
  警方当时在现场勘察表明,李嘉慧当时遭遇的电击,是凶手将“电击器”接上房间顶上的照明电源,朝李嘉慧头部的太阳穴方向猛摁下去。
  李嘉慧遭遇电击身亡,令所有到场的上海刑警们大为震惊!而接下来更加让人震惊的一幕还在继续!
  1981年9月12日深夜,江西上饶市一家小旅社内再次发生电击惨案,被害人余开和与同村的魏先生一起外出看戏,看戏回晚了,就住在小镇上的一家旅社里。结果,第二天与魏先生同屋的俞开和不幸遇害。魏先生事后记得,和他们一起住的另一名男子,有些瘦,中等个子,随身带一个很别致的黑色小包。其实魏先生不知,这只别致的黑色小包,正是第一位在上海被害的李嘉慧所丢失的包。
  令人发指的是,凶手走后竟还大着胆子给同住一室的魏先生和受害人俞开和留下了一封匿名信,他在信中写道:“我真的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才用了这个电击劫财的方法,望二位原谅……”信封上竟然还写着“俞、魏二同志收”。
  接着,上饶电击案案发13天后,江西九江市老火车站附近一家名为工农兵旅社(后改名东方红旅社)的303房间,系列连环电击杀人案再次发生。一名浙江绍兴来江西出差的40多岁的中年男子,再次遭电击身亡……死者手上的一块上海牌手表不见踪影。死者身上背部和头颈等多处有烧灼痕迹,经鉴定系被电击而导致休克死亡。
  1981年夏天,短短一段时间内,上海、浙江、江西连续发生的“系列连环电击杀人案”震惊全国,三条生命惨遭杀害。至2012年,悬案整整31年,涉及三代刑警,此案一天不破,就一天让人揪心不已!
  追凶无畏
  上海静安,浙江嘉善,江西上饶、九江,四起电击杀人案,造成三人死亡,死者均为青壮年。上海刑警联手江西刑警合作侦查。第一案发地的上海警方,对案发旅馆登记笔迹进行鉴定,证实四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那这个人又是谁呢?
  当年参与侦破,时年46岁、如今已是77岁的退休刑警王学仁,曾是上海市静安公安分局的侦查员,也是当时该案专案组侦查员之一。他回忆说,那时,案发地警方收集了相当多的情况汇总资料,仅仅文字资料就多达40多万字,还有数十万个指纹等等。但当时的侦破手段没有现在的先进,电脑比对根本没有,破案基本靠人海战术,大量指纹得靠肉眼去观察、去发现。他们从当时庞大的汇总资料及其线索可以断定,全国电击致死作案手法在当年还是首次出现。
  1981年9月底,由上海刑警牵头,在上海召开了八省公安工作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此案,深入分析案情。与此同时,王学仁和他的战友们,根据作案人员在上海、浙江、江西一些旅社里留下的登记地址,在45天时间里,兵分六路赶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再辗转广东、湖南、福建等地计11个市县进行走访,行程几十万公里,接触当地群众上千人,均没结果。
  当时,这个化名李义清的凶手,在六个旅社登过记,先后出现了四次化名,李义清只是其中一个。   可喜的是,上海警方在对第一个案发现场进行搜索时,勘察结果取得重大进展。在上海静安建华旅社地下室42号房间案发现场搜查时,王学仁等刑警不放过房间里的任何一个角落。结果,在房间走廊靠近房顶的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通风口里发现了一把西瓜刀和七厘米长的电线。事后经证实,系凶手作案工具之一。同时,在通风口深处提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四枚指纹,虽说这不是非常完整的四枚指纹,但还是让刑警如获至宝。另外,还在通风口里发现了一个女性使用的头箍,头箍的两端有两个金属物体死死焊接在上面,用来通电致人死亡。
  命断指纹
  时间推移到31年后的2012年4月18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刑事科学管理中心工程师刘志雄,在查找全国联网的警方指纹库中,突然发现一枚似曾相识的指纹,这枚指纹,是一个名叫艾红光的江西鹰潭籍男子。他今年63岁,生于1949年11月13日,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白露镇人。
  艾红光于1983年“严打”时期,因抢夺农民的一袋花生米,犯抢夺罪,被江西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判刑三年。被警方抓获时,按警方审查惯例,艾红光在警方的指纹卡上按下了十个手指指纹。当年,艾红光这个曾经当过兵、有初中文化的人,在监狱里表现还不错,很快被监狱方提升为“大组长”,后被减刑提前释放。但又有谁知道,他竟是个曾经犯下数条命案的要犯!
  刘志雄进一步发现,这枚眼熟的指纹,似乎与一枚曾被疑凶遗留在作案现场的指纹有关。这是一起一度震惊全国的特大系列连环电击命案,案发自31年前的上海和浙江、江西三地,历经多年,因限于当时的侦破技术等客观因素,警方始终没有找到凶手的踪影。
  刘志雄心跳加快,迅速并小心翼翼地登录了资源系统,一份2012年3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上传的案证资料跳了出来。刘志雄找到了那枚尘封了31年,发生在1981年8月8日的全国首起上海电击大案现场的指纹。一比对1983年鹰潭警方抓获艾红光时的指纹,与首个电击案现场留下的指纹,两枚指纹重合,特征准确无误非常吻合。
  2011年10月,全国公安“清网行动”期间,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刑科所根据上海市局刑侦总队关于“梳理上报历年未破命案现场痕迹”的要求,将几枚在31年前案发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上报至总队刑事科学技术管理中心。2012年3月份,刘志雄再次反复地查看过这些电击案的现场指纹。
  刘志雄介绍:“如果当年艾红光没有在1983年因犯案被获抓过,那么他就不会在警方这边留下指纹;退一步讲,即使此前他在电击大案中,在其作案的旅馆里留下了再多的指纹,只要他后来不被警方抓获处理过,那么这些留在旅馆死亡现场的指纹,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就会成为永恒之谜……现在想想也后怕啊!”刘志雄边说边倒吸一口凉气。
  上海警方迅速出动专案组人员,于4月19日上午九点出发,赶赴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白露镇艾红光的老家。当天下午四点左右,上海刑警一干人到达艾红光老家所在村落,这个村刚好正在拆迁,村里的人不少。有村里人说,艾红光不在村里,经常外出在一些特种建筑工地干活,干的好像是一些供电系统要造的铁塔基站上的活,目前不知去向。
  4月21日下午五点多,有消息传来,说是艾红光在南昌市进贤县与抚州市东乡县交界的一个叫衙前镇地方的工地上干活。警方一干人火速扑了过去,结果發现,那边根本没有工地,极度兴奋的上海刑警们,从兴奋点一下子降到了万分痛苦的冰点,线断了!
  上海刑警又一次赶赴艾红光的村里,把村里几乎全部在外的包工头名单一一了解到,一个一个地打听,终于打听到在南昌进贤县与抚州东乡县交界地,一个名叫邓家乡的地方,有个沪昆高铁段工程队,前不久从鹰潭市招了不少人干活,艾红光就在其中。这两天,他正在已被开挖成功的山洞里干活,从事的是基桩混凝土浇筑工作。
  警方拿出1983年艾红光被警方抓获时的照片与现在工地上的人相对比,发现艾红光稍稍有些老了。4月22日中午时分,警方盯上艾红光时,穿着一件红翻领T恤的艾红光,头上戴着草帽,正若无其事地在与工地上的人说笑着。上海刑警总队一支队探长万宗来和鹰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徐晓等民警悄悄接近过去,走到艾红光面前,万宗来问:“我们是上海来的警察,你是叫艾红光吧,还是叫李义清?”艾红光闻此言,当时脸就白了,他慢慢地蹲在了地上,一看就是个曾经去过监狱的老熟人,才会有如此蹲在地上的姿势。他轻声道:“我知道这一天会到来的,恶有恶报!”
  艾红光于当天晚上10点50分被上海警方带走,随后的几日里,他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与“顾虑重重”后,一会说“年代已久记不清了”,一会又说“你们看我像当年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吗”等等,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对31年前作案过程的交代。
  他说,自己当时也是太缺钱花了,结婚八年,家里有了三个儿子,自己当兵几年回家后,在老家村里的农机站修拖拉机轮胎,一个月能赚个70元钱,养活一大家子人有些困难。后来,听人说用电击的方法可以在河里电一些鱼虾回来吃,或者直接去卖掉赚些钱。结果,他的脑子就动到了何不把电鱼的方法用在人身上,那样“赚钱更快”。于是,便流窜周边城市作案,一心想着捞把钱。针对的目标都是当时的采购人员,觉得他们比一般人有钱,全国各地跑,袋里的钱不会少。
  据唯一幸存者冯守安老人说,他当时出门带了200多元,抵得上现在的数千元,还有当时比较稀缺的全国粮票,有时还有支票什么的,可能是案发前的一天晚上,自己在口袋里摸着这些贵重物件,也翻出来看过,被艾红光盯上了。
  艾红光用各种红红绿绿的电线再与女人用的头箍等东西缠绕起来,放在口袋里,半夜里起来,他用这些线接通旅社房间顶上的照明电源,然后实施作案。一般对着受害人的背部进行电击。老冯幸好惊醒得快,所以他没成功。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他把作案工具藏匿于房间角落上方的通风口里时,觉得这个地方不太会有人来动它,而正是在这些通风口的上方和边沿处,他留下了不易被人察觉且规则不一的几枚指纹。这是他一生都难以逃匿的罪证。
  艾红光在交代中,还特别提到了当年没有被他电击致死的冯守安,当时他感到十分害怕,老冯高喊着在后面追,他死命地跳窗翻墙逃跑,知道自己一旦被抓住,必死无疑,因为半个月前,他已将青岛来的小伙子电击致死在上海的旅社内。从嘉善魏塘镇旅社出来后,他没想到围墙后面是一条河,河最深处没过了他的腰,他不管不顾地趟水过去,后来躲在河边的树林子里,脱下湿透的衣服拧干,坐了一晚上。天亮时,他沿着铁路线一直走,走了数十公里后走到了上海市金山县(现金山区),然后再坐火车回江西鹰潭老家。但在18天后,他又接着在江西上饶和九江两地作案。
  电击大案告破,上海、江西两地刑警激动万分,几代刑警的心愿终于实现。徐旭明,曾经在31年前参加过电击大案的老侦查员,此次再次参与了侦破大案与抓捕工作,说起往事两眼湿润。 在浙江,在江西,上海刑警走访两地在31年前遇难死者家属,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欷歔,徐旭明说,每每听到死难者家属那发自心肺的话语,他们深感人民警察肩上担子是那样的沉甸甸。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其他文献
编者按:年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谈到新一轮司法改革时透露,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通过这次司法改革,将对包括监听、窃听等技侦手段得到明确规定。朱孝清的话引起了人们对用监听手段查办贪官合法化的期待。    刘源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监听窃听若采用 司法审查当先行    在当下社会公众对职务犯罪(尤其是贪腐犯罪)痛恨心理的影响下,任何有助于侦破
《新周刊》的记者胡赳赳出了本书叫《北京的腔调》,其中“跟陈丹青学语文”一章,有段“亚古文”——曹雪芹之爹曹练亭外放为官时,出门必手不释卷,友赞其用功之至,答曰:非也!恐路人立而行礼,心下不忍。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善良,也最容易被感动,只是有时要耍耍不合时宜的刀子嘴。如果此段史料确凿,因为怕惊扰老百姓,而目不斜视,这个官员的“假读书”就显得有些可爱了。  “江宁织造”是清代的一种特殊官职,主要督理向
真正的条条框框在人心中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是皇帝下诏书和出征的地方。平时,午门只开2扇侧门,中间的大门只对外国礼宾开放。时任故宫院长单霁翔却为游客开了正门。  一位东北大爷来故宫游玩,跟着导游来到午门。午门有3扇门,中间的大门关着,游客通过2扇侧门进入。因为那天游客太多,造成了侧门拥堵。大爷的鞋跟都被踩掉了,他心情很不爽。大爷指着大门,对工作人员说:“为何中间的大门不开,我来故宫玩,想当一回皇帝
在江苏省徐州市主城区、现代文明、时尚美丽的云龙区,有一支精锐的检察队伍。他们励精图治、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规范执法,为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上级检察机关的串串殊荣,便是云龙区人民检察院开拓创新谋写新篇章的生动写照:  2007年2月,云龙区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检察院”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连续10年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先进检
2011年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作出处罚决定,对在网上散布“核污染山东海域”谣言的网民陈某予以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人民币。此事引起争议。    杨涛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二级检察官  查处谣言别伤了“公民自保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a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最佳警用新技术    没想到,水枪还能变成一种专业的防爆工具。2010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开发成功一种液体破坏炸弹器,可以用于摧毁恐怖分子设置的路边炸弹。这种炸弹破坏器是—种具有塑料外壳的高压设备,里面注满水和少量炸药。  一旦这种破坏器被引爆,其中的高压水流如一丝细线一样迅速喷涌而出。由于这种水流速度快,压强大,可像细细的刀刃一样将炸弹割裂,由于水流切割不会引发震动和高温,可以将炸弹有效摧毁而不
今年7月,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内蒙古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邢宝玉即致信自治区领导,就贯彻“十三检”会议精神及自治区院的贯彻落实意见等进行专门汇报。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等对此做了重要批示。邢宝玉表示:“内蒙古检察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狠抓重点工作,切实做到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有力,高标准地完成今后的各项检察任务。”日前,邢宝玉检察长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让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者,吴敬琏近日在多个场合表示,开好“十二五”开局事关重大,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吴老一直关注两个命题:一是如何建立一个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  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夜访了刚从外地返京的吴老,已是耄耋之年的吴老看上去精神矍铄。他强调,根据30年的经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政府改革的任务,
为增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2012年8月9日,上海青浦區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市级优秀公诉人何静与上海东方广播《梁辉说法》节目主持人梁辉一同来到青浦区监狱,为上百名服刑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主持人梁辉首先讲述法制故事,然后何静检察官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分析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引导服刑人员充分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鼓励他们要正确面对过去,认真反思,积极改造,迷途知返。  (文·图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块土地,用古老的种子去播种文明  我的奶奶出生在江西省的农村,她在那个小村庄当中读私塾,种稻米,成家育子,度过了一生。我是被我奶奶带大的。  我6岁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规划了职业生涯,她希望我以后做教师,但是这个目标过于长远。首先,她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强迫我练习书法。但是她教我的东西,跟学校学的有点不一样。  首先学的是尊重。那个时候,我家里但凡有一张写着文字的纸,是不能随意去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