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低段学生声音听辨能力训练初探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大多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知觉来认识世界的,而视障学生却缺失了其中感知觉的一部分,那就是視觉。因视障学生无法用视觉收集周边信息,所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听觉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以听辨能力训练为立足点,通过分析音程关系、音高模唱、播放各类声音音频文件、节奏训练等,阐述如何提高盲校低段视障学生听觉辨别能力。
  关键词:盲校 声音 听辨能力
  新入校的低段视障学生,年龄大多在8岁半左右,听力具有一定的敏锐性,但他们在信息收录和信息反馈中会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对声音强弱、声音距离、周边人的声音、动物声音等音色特点辨别等方面更容易出现困难。本文通过对盲校低段视障学生出现声音辨别能力的不足展开剖析,以便制定适合盲校低段视障学生的音乐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其听辨能力。
  一、听辨问题剖析


  二、听辨能力训练方法
  (一)音高听辨训练
  在音高辨别能力上加入度的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同度及不同度音高模唱练习。例如在一度模唱中,可以将创编的歌词“我要上学去,爸爸带我去”,分别用do和re的音高演唱前半句和后半句,以此类推,其他度数和节奏关系可以根据熟练程度自己创编或增加难度。同时要求他们吐字清晰,不加头不带尾,以保证他们出现滑音跳音。
  (二)声音音色辨别训练
  将人声(男、女、老、少等分开)、动物叫声(各类动物)、周围声响,按次序读号依次排列、录制成音频文件,以进行不定期的趣味问答和记忆。
  (三)节奏辨别训练
  音乐教学中,在节奏方面视障学生对四分、八分音符更容易感受和掌握,由此可以先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感的培养分为以下几种。
  1.自由击拍
  由其自主地用舒适的动作(拍手、点头、拍腿等)配合音乐拍出节奏,对这些动作完全与音乐节奏不协调的视障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在其手臂上击拍,以启发、引导他们正确地感受节奏,体会拍与拍之间的时间差。
  2.匀速击拍
  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以一拍一下、一拍两下或两拍一下的要求击拍,可选用拍手、拍肩、跺脚、拍腿等来表现音乐旋律的均速流动。例如在儿歌《小星星》中,因曲谱大多是由八分音符构成,
  可选用以八分节奏为单位拍,跟曲击拍。
  3.伴奏击拍
  让学生选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例如在儿歌《小雨沙沙》中,有模仿雨声的歌词“沙沙沙”,可以根据自己选用的乐器,在演唱到歌词“沙沙沙”时,展示出自己所配的节奏或动作。
  4.节奏辨别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个别有难度的节奏型进行单独练习。例如在儿歌《我有一只小羊羔》中,歌曲第一拍为前小附,演唱中将它先演唱为前八分后十六分的节奏型,歌词演唱为“我我有一只小羊羔”,唱熟练后将第二个“我”省略在“心”里演唱,使之成为正确形式。又如在演唱儿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时发现, 歌曲第三小节是大前附,教师可演唱为一个四分音符加两个八分音符,歌词演唱为“你的名字叫什什么?”熟练后将第一个“什”在心中演唱,便得到正确的演唱节奏。
  总之,刚入校的低段视障学生,在听觉上基本处于敏锐期,在此阶段应及时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因听觉是视障学生不可缺失的信息来源之一,声音听辨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在收集广泛的听觉信息后,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分类和辨别的精准性,对视障学生听觉能力的提高有间接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方俊明,雷江华,主编.21世纪特殊教育创新教材·理论与基础系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大明.盲人音乐理论教学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3(10).
  [4]马蕊.浅谈盲童钢琴启蒙教育[J].大众文艺,2011(02).
  [5]李浛.绚烂源于无彩的世界——访孙岩及导师杨峻[J].钢琴艺术,2005(08).
  (作者简介:崔建明,男,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化身为富有设计感的元素,引领现代平面设计的潮流风尚。  关键词:平面设计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 应用  设计当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传统设计元素的创新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向现代审美转化的时代要求与本质变革;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创新是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有效途径,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又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与继承性。笔者试图从
摘要:广告摄影是一种传播形式,是以开放式媒介环境为依托的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广告摄影也是一种设计,所以有创意的设计便是广告摄影的重中之重,更是艺术摄影进行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而创意的关键着眼点在于将一些优秀设计中的必要元素进行处理和拼凑加工,以各种全新形式呈现给观众。所以无论摄影师使用数码还是胶片,抑或是其他影像创作方式,都应该把创意视觉当成重点研究对象。  关键词:广告摄影 影像 创意 必要性 
摘要:空白空间是艺术设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具有含蓄、简约的特点,可以反映出很多艺术方面的哲学。在视觉艺术领域,空白空间有着广泛的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空间是一门艺术方面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存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研究了空白空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学意义,对空白空间所蕴含的含蓄之美、简约之美、独特的东方艺术品格、艺术哲学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空白空间 文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是柑橘产业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原菌属于候选韧皮部杆菌属(Candidatus liberibacter),由媒介昆虫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或Trioza ery
摘要: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愈发深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在高职的美术教育体系当中,中国美术的空间也在逐渐被西方美术侵占,国画教学在这样的趋势下也开始被忽视,无法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与重要性。我们需要针对高职的国画教学优化展开讨论,为国画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教学 美术教学 国画教学  在高职美术教学体系当中,国画作为我国的特有艺术形式,本应是比重最大的重要
摘要:在新时期,平面设计的理念有了深刻的变革。在平面设计中,海报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平面设计者也对海报的设计展开了全新的创新性设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改进。本文从海报设计的创新性表现形式入手,并对其具体的作用和意义展开了深入的分析,进而对海报设计中创新性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促进海报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海报设计 创新性 表现形式  一、引言  作为
摘要:歌唱是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却始终存在着学生“不爱唱”和“唱不好”的情况。其关键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与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应按照“假唱—真唱—合唱”的顺序推进,引导学生乐于歌唱和善于歌唱。  关键词:中学音乐 歌唱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歌唱教学三部曲之假唱  歌唱教学三部曲中的假唱,并不是虚假歌唱的意思,而是学生在对歌曲有了初步了解后,跟随伴奏的哼唱、轻唱
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瘟病的一种丝状真菌,现在已经被当做研究植物致病真菌的一种模式生物。Rho蛋白属于Ras超家族中的亚家族之一,以GTP激活态和GDP失活态的循环开关形式,在细胞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