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动机理论谈中学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认真,积极向上,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动机"作为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一种由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的心理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低效性的现状从学习动机理论出发提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动机 思想政治课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兴趣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本文试图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出发,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一、揭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特殊意义,激发学习远景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直接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最近发展,这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固然重要。同时我们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培养学生的远景学习动机即间接学习兴趣。就当前思想政治课的实际社会效果,分析评价教学中的得失,其现状并不乐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动机不明或毫无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首先,要发挥政治理论分析说明现实问题的独特功能。思想政治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用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次,要展现政治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说明如何改造世界。学好政治理论,就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把学习内容和时事结合起来,采用新闻评析的形式一事一议;以现实材料为背景,编写课后思考题;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
  二、巧妙设疑创设情境鼓励"主体参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1、巧妙设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有位教师曾给初一学生开过一堂"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公开课,她是以讲述这么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开场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小伙子恋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当小伙子向她求婚时,姑娘却坚持提出要其掏出母亲的心去迎娶。小伙子无奈,回家真的掏出了母亲的心;可当他捧着母亲滚烫的心向姑娘奔去时,不小心摔倒了。此时,那颗心开口了:"孩子......你摔坏了没有"讲到这里,我们发现孩子们听得是那样的入神,有的眼里还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教师稍作停顿后又启发道:"同学们,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纯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应怎样去对待自己的祖国母亲呢"这样的导语,不仅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学生的思维注意,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了铺垫。
  2、创设情景,诱发兴趣。营造和谐的情景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教育要特别重视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离开环境无激情,离开激情无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培养学生情感,创造一个崇尚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才能达到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水平的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富有情趣的讲解,准确漂亮的板书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思维的灵感。如在讲到《青少年依法保护环境的义务》一课时,让两位同学表演"老虎和人打官司",通过老虎的控诉人类任意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人类也将自掘坟墓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同学们意识到以前和父母一起捕鸟、捉青蛙等行为都不对的,从而从觉悟的提高上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我们教育的落脚点。
  3、鼓励"主体参与",培养学习兴趣的原动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着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氛围。在教学中及时变换课堂组织形式,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讲"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时,可选用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积极依法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案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目标激励、赏识、原有动机迁移等方法,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如果教师能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学生就会重新认识自我,心里就能迸发出强烈的学习动力源。
  有经验的教师也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前苏联的莫洛佐娃在一个六年级班上,利用男生们想做海员又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在海军活动的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历史、地理、航海、摄影、制模以及音乐等等),大大促进了学习需要和认识兴趣。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
  总之,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引导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学习动机虽然不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心理因素,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学习动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启发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梦《素质教育研究》P345-P346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洪玉.何一栗.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使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 思想政治课 兴趣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
摘要:当前,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艰难时期,要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研究当前背景下思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继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 政治思想教育 难点 应对策略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的整体进步,我国也进入了社会的转型期,在这期间,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矛盾也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技巧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思考中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说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1.前言  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