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rtner的数据显示,企业去年仅在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开支就达到了5000亿美元。企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获得潜在回报的可能非常大。很多大型企业借助在基础设施,特别是数据中心方面的巨大投资,建立了一座堡垒,让竞争对手望而生畏,藉此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
数据中心“不差钱”
先看看哪些国内外的公司又在数据中心领域“烧钱”吧!
亚马逊AWS近日宣布,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建立一个数据中心群,目标是进一步扩大云计算服务区域。亚马逊AWS的服务目前覆盖12个地区,计划未来还将增加5个地区。
到2017年底,谷歌计划在全球建设12个新的数据中心,以扩展其云平台服务的空间。届时,谷歌的云平台将覆盖全球15个地区。
据悉,微软公司很快也将在法国,以及美国的几个州增加新的数据中心。
阿里云、腾讯云都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在海外布局数据中心节点,将其云服务的触角伸向海外。
2016年11月,万国数据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当时外界最关注的話题之一就是万国数据募集的资金将会以多快的速度投入到数据中心建设中。5月初,万国数据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万国数据净增7000多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总签约面积;深圳五号数据中心的收购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这将增加在建数据中心面积1万平方米;近期正在新建的北京三号数据中心,将新增4000多平方米的数据中心面积;运营中与建设中的数据中心数量也由2月公布的14个增加到了16个。
新扩建数据中心或是发生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并购、重组、上市等新闻不绝于耳。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Gartner较早前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全球IDC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83.2亿美元迅速扩张到2015年的384.6亿美元;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规模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已达到492.4亿元。
近两三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仍然保持上升的趋势。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保持继续上涨的态势,2019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3640亿元。
在中国,数据中心是刚需,这一说法已经产生了很多年。特别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在中国的兴起和快速普及,国内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甚至曾经作为地产商业巨头的万达集团,也已形成了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大产业集团,并早在2015年就建成了成都云基地。最近,万达又宣布与IBM合作,在其云数据中心部署IaaS、PaaS、认知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等。
我们看到加入数据中心大潮的厂商越来越多,很多甚至是从房地产、制造、商贸等领域跨界而来。这也造成人们的担心:数据中心建设是否过热?是否会出现大量数据中心资源闲置的情况?
投资热的背后是什么
在探讨数据中心建设是否过热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如此迅猛?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或者更具体的说数据中心成了企业转型的动力和最重要支撑。而且,在企业业务发展的过程中,IT不再是以往被动的、辅助的角色,而成了主角,可以促进业务的创新,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正是基于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IT或者数据中心的地位和重要性,想想应该通过怎样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IT或者数据中心在企业云化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并深入挖掘其价值。
传统行业正在快速IT化。IDC的统计数据显示,67%的全球Top 1000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的战略。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Jeff Immelt(杰夫·伊梅尔特)表示,通用电气已经成为一家数据和软件公司。AT
数据中心“不差钱”
先看看哪些国内外的公司又在数据中心领域“烧钱”吧!
亚马逊AWS近日宣布,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建立一个数据中心群,目标是进一步扩大云计算服务区域。亚马逊AWS的服务目前覆盖12个地区,计划未来还将增加5个地区。
到2017年底,谷歌计划在全球建设12个新的数据中心,以扩展其云平台服务的空间。届时,谷歌的云平台将覆盖全球15个地区。
据悉,微软公司很快也将在法国,以及美国的几个州增加新的数据中心。
阿里云、腾讯云都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在海外布局数据中心节点,将其云服务的触角伸向海外。
2016年11月,万国数据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当时外界最关注的話题之一就是万国数据募集的资金将会以多快的速度投入到数据中心建设中。5月初,万国数据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万国数据净增7000多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总签约面积;深圳五号数据中心的收购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这将增加在建数据中心面积1万平方米;近期正在新建的北京三号数据中心,将新增4000多平方米的数据中心面积;运营中与建设中的数据中心数量也由2月公布的14个增加到了16个。
新扩建数据中心或是发生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并购、重组、上市等新闻不绝于耳。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Gartner较早前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全球IDC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83.2亿美元迅速扩张到2015年的384.6亿美元;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规模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已达到492.4亿元。
近两三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仍然保持上升的趋势。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保持继续上涨的态势,2019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3640亿元。
在中国,数据中心是刚需,这一说法已经产生了很多年。特别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在中国的兴起和快速普及,国内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甚至曾经作为地产商业巨头的万达集团,也已形成了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大产业集团,并早在2015年就建成了成都云基地。最近,万达又宣布与IBM合作,在其云数据中心部署IaaS、PaaS、认知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等。
我们看到加入数据中心大潮的厂商越来越多,很多甚至是从房地产、制造、商贸等领域跨界而来。这也造成人们的担心:数据中心建设是否过热?是否会出现大量数据中心资源闲置的情况?
投资热的背后是什么
在探讨数据中心建设是否过热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如此迅猛?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或者更具体的说数据中心成了企业转型的动力和最重要支撑。而且,在企业业务发展的过程中,IT不再是以往被动的、辅助的角色,而成了主角,可以促进业务的创新,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正是基于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IT或者数据中心的地位和重要性,想想应该通过怎样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IT或者数据中心在企业云化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并深入挖掘其价值。
传统行业正在快速IT化。IDC的统计数据显示,67%的全球Top 1000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的战略。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Jeff Immelt(杰夫·伊梅尔特)表示,通用电气已经成为一家数据和软件公司。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