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荷载下围岩及支护锚杆动力响应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爆破荷载下围岩及支护锚杆动力响应特征,借助地下工程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三维动态加载物理模型试验,采用电火花震源代替传统炸药,测试了爆破地震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和支护锚杆的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表明,电火花震源具有冲击荷载特性,能够很好地代替传统烈性炸药.爆破地震波的径向加速度峰值以及轴向和环向应变峰值沿洞室径向不是逐级递减,而是呈现正负交替波浪式衰减;加速度峰值沿洞室轴向基本上呈现非线性逐渐递减.加速度峰值受震源荷载幅值的影响较大,即震源荷载越大,同一测点加速度峰值越大.另外,测量了爆破荷载作用下支护锚杆的振动特性,发现对于加长锚固锚杆,自由段主要以受拉状态为主,锚固段拉压状态都存在.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最大拉应变大致相同,而锚固段的最大压应变远大于自由段,而且锚固段和自由段振动持续时间大致相同.对于全锚锚杆,锚杆既存在拉伸状态,又存在压缩状态,拉伸应变大于压缩应变.对于端锚锚杆,其受力状态主要以受拉状态为主,拉伸应变远大于压缩应变.研究结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能够为地下洞室支护设计提供可预见性指导.
其他文献
在谈到人类精于为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顺着子宫摸到输卵管开口,再沿着输卵管前进,通过输卵管狭部,与卵巢排出的卵子“楼台相会”而结合。这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只不过是尺把长的一段路程,但对那么丁点儿大的连肉眼都看不见的精子和卵子来讲,似乎不亚于“万里长征”。令人奇怪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女子每月只有一侧卵巢排一只卵子,那成百万千万的精子怎么会知晓这次是哪条输卵管有卵子呢?莫不是精子们也知道“兵分两路”去围堵
设计并合成了3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嘧啶类衍生物,并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即水稻纹枯、小麦赤霉、玉米小斑、油菜菌核和番茄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