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和手段对污染物进行理化分析, 是环境监测的常规方法。然而随着对环境污染认识地不断深入, 污染对生物群及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阐述了生物监测的原理及优越性和分类,探讨了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物监测(Biomonitoring, Biological Monitoring)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的一门技术。早在19 世纪,Nylander 即肯定了地衣对城市环境的敏感性。20世纪初Koikwitz 和Marsson(1908~1909)提出了“污水生物系统”(Saprobien system),并由Liebmann 和津田松苗等不断补充完善,生物监测有了初步的发展。 50 年代后,一些国家相继应用本地区指示生物来监测水质和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利用生物指数(Biotic Index)来评价水质污染。随后,生物监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物监测的概述
  1、生物监测的原理及优越性
  水环境生物监测的生物学依据是: 天然水域中各种水生生物之间, 以及生物与所生存的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稳定平衡状态, 一旦水体受到污染, 水环境发生变化, 各种生物就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反应。根据生物的外在表现及体内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可显示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对水体的综合危害, 甚至是污染程度。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 生物监测对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系统有更直接、综合的指示作用,其优越性表现在:(1)生物监测表明外源性化学物质影响生物物种或生物调控过程的细微变化, 而这些变化可能被常规的物化分析所错过; (2)在环境中, 生物接触的污染物不止一种, 而几种污染物混合起来, 有可能发生协同作用, 使危害程度加剧, 生物监测能较好地反映出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综合效应;(3)生物监测具有灵敏性, 一些低浓度甚至是痕量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 在能直接检测或人类直接感受到以前, 生物即可迅速做出反应, 显示出可见症状。因此, 可以在早期发现污染, 及时预报;(4)对那些剂量小、长期作用产生的慢性毒性效应, 用理化方法很难进行测定, 而生物监测却可以做到; (5)生物监测克服了理化监测的局限性和连续取样的繁琐性;(6)不需要烦琐的仪器保养和维修工作, 可以做到大面积的连续布点, 甚至是在边远地区也可以做到, 因此生物监测的费用较理化监测大大减少。
  2、生物监测的分类
  (1)按照生物的生长环境
  根据生物的生长环境,生物检测可分为被动生物监测(Passive Biomonitoring, PBM)和主动生物监测(Active Biomonitoring, ABM). PBM 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天然存在的(原位)生物个体和群落对污染环境的反应,评价环境状况.如Faria 等(2008)利用Chironomus riparius 幼虫原位监测河流金属污染状况和评价水雷危险区恢复措施的有效性,是一种被动监测方法. ABM 是在控制条件下将生物体移居至监测点进行各种参数测试.有研究表明,应用ABM 的结果优于PBM,可能是因为本土生物已适应了污染环境状况(刘小卫和陆光华,2008)。
  (2)按照生物的分类法
  根据生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介质,生物检测可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监测. 各种环境介质中的生物是生物监测良好的“指示剂”,如鱼类、蚯蚓和指示植物. 微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污染状况。
  (3)按照生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介质
  根据生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介质,生物检测可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监测大气污染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如地衣等. 水体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有生物群落法、叶绿素a 测定法等. 土壤生物监测主要有指示植物和动物监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测定等.
  (4)按照生物学层次
  根据生物学层次,生物检测可分为生态监测(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生物测试(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测定)以及分子、生理生化指标和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测试等方面.
  二、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實际应用
  1、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是通过对大气环境下生物监测确定大气的环境质量水平。在生物体系中, 植物更易遭受大气污染的伤害, 植物固定生长的特点使其无法避开污染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敏感性强, 本身位置的固定, 便于监测与管理,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植物进行监测。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 用以指示和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的植物, 称为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较常用的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有以下几种。
  (1)SO2 指示植物
  主要为地衣、落叶松、苔藓、杜仲、水衫等。其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显现块状伤斑, 也可能在叶缘, 伤斑多呈红棕色或土黄色。
  (2)氟化物指示植物
  主要是有唐昌蒲、金线草、郁金香、大蒜、葡萄苔藓、杏、梅等。典型症状为叶尖多见伤斑, 少数在叶脉之间, 伤斑一般为浅褐、红褐色, 坏死部分与健康部分存在明显的界线。
  (3)NO2 指示植物
  应用较多的有向日葵、番茄、秋海棠、柑桔、烟草等。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有不规则伤斑, 呈现白、棕色或黄褐色, 也可能全叶点状伤斑。
  2、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1)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微型生物群是水体系统的重要部分, 对水体污染有敏感的反应。最常用的方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 特点是将这种泡沫塑料块投入水体, 收集其中的微型生物。基质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其它的生物群落法, 具有快速、经济和准确等优点, 也适用于工业废水的监测。
  (2)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法是最经典的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利用对水环境中污染物敏感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 来指示其所依赖的水体内污染物的存在状况。指示生物应具有生命周期长, 活动范围固定等特点, 便于持久地反映污染物对水体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着生生物。从分类地位看, 无脊椎动物地应用最广泛。指示水体严重污染的生物包括颤蚓类、细长摇静裸藻、蚊幼虫、小颤藻等。指示水体中等污染的生物包括四角盘星藻、居栉水蚤、脆弱刚毛藻等。指示水体清洁的生物包括扁蜉、蜻蜓、田螺等。
  3、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1)植物监测法
  利用土壤污染的指示植物进行监测。土壤受到污染后, 污染物对植物产生各种反应“信号”, 产生可见症状, 生理代谢异常, 如叶片上出现伤斑, 蒸腾率降低、呼吸作用加强, 生长发育受阻, 植物成分发生变化等。
  (2)动物监测法
  利用动物监测土壤的污染程度最常见的选择对象是蚯蚓, 蚯蚓对土壤中的农药、铅等有较高的敏感性, 此外蚯蚓体中的镉的浓度与土壤中镉的浓度明显相关, 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土壤镉监测的指示动物。
  (3)微生物监测法
  主要是通过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反映土壤受到生物污染的状况。人粪尿是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其次污水灌溉也可引起土壤的生物污染。通过对土壤中异养菌( 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的分离和计数, 观察和了解受测土壤中微生物群系的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从而评价土壤被微生物所污染的状况及程度。
  生物监测是未来环境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将在宏观、微观领域为人类提供大量连续、综合的环境信息。但如何更好的应用生物监测, 与传统的理化监测相结合, 体现其综合、灵敏的优势特点, 还需要从技术、方法、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生物监测结果是一种累积、综合的生物反应, 因此, 要注意其监测结果运用的连续性, 对结果进行时间和空间中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玲.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综述[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09)
  [2] 徐海生,赵元凤,吕景才,刘长发.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积累研究及应用[J]. 四川环境. 2006(03)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整个城市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已经慢慢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但是在这样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针对这些其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结构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原材料、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探讨,并从人力资源管理、设备器具管理、过程管理、经济措施几个方面阐述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设方控制 钢筋 混凝土 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据统计: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全国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0座严重缺水。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状况,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供水中的节能问题也必然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给水系统、节水措施、节能技术、超压出流、绿色能源
期刊
【摘要】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建筑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国民经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网、铁路客运专线网的建立大大缓解了我国长期运力不足的现状。但与此同时,大量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立也对周边的环境、土地、电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铁路噪声渐渐的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将对铁路噪声产生的原因及采取防范措施做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铁路噪声环境影响声屏障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水利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的频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其在水利工程中所占的分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施工经验以及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类型和成因做出分析,并提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TV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福建省沙县府前悬索桥拓宽改造工程江中主墩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实践,阐述了在闽江上游流域无覆盖层裸岩河床上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要点,对整套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悬索桥主墩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沙县新建府前悬索桥工程为独塔双跨连续地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2x112m,桥梁全长264.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建立过程,现行施工图审查制度模式的分类, 对“江苏”审查模式和“上海”审查模式的优缺点的讨论,并结合建设部134号令,讨论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设部134号令施工图审查审图机构“江苏”审查模式 “上海”审查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的建立历史背景及过程  20世纪90年代,我国勘察设
期刊
【摘要】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一项极其复杂而严密的工作,建筑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的特点不同,因此,要根据工程建筑的不同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措施,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成本合理化,增强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在最合理的成本上建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项目。本文将从我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现状出发,探究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重大意义,并对我国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的提出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集中,建筑住宅的规模和高度都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的威胁,城市建筑火灾就是其中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必须要及时快速的得到控制,缩小火灾的延展范围,降低损失。因此,城市化建筑中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将对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