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挖掘稻茬晚播小麦产量潜力,以春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扬麦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及比例的处理,按实收产量高低划分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了较适宜播期推迟10 d左右播种的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品质和群体质量形成特征.结果 表明,晚播条件下,扬麦23实现产量8000 kg·hm-2以上,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以上、39.0~40.0粒和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分蘖期和拔节期的茎蘖数分别为穗数的1.1~1.3倍和2.3~2.5倍,茎蘖成穗率40.0%左右;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5 000 kg·hm-2,成熟期为21 000 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 200 kg·hm-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LAI分别在7.0、5.6和3.2左右,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31~0.33粒·cm-2和11.5~11.8 mg·cm-2;各时期具有较高的旗叶SPAD值,花后21d旗叶SPAD值控制在43.0~47.0.8000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使品质得到改善.本试验条件下,扬麦23晚播10 d适宜的栽培措施组合为种植密度270×104株·hm-2、施氮量225 kg· hm-2、氮肥运筹5∶1∶2∶2或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