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孕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共100例,根据孕周将全部产妇分为2组,A组发病孕龄27~34+6周,B组发病孕龄35~36+6周,观察孕周对两组胎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 A组的胎儿窘迫率、肺部并发症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56.00%VS48.00%,剖宫产:44.00%VS52.00%)。结论对于孕周2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烧结配料监控系统的设计。利用CAN总线实现系统内部控制器组网,利用组态王软件实现上位机监控,系统一方面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测,另一方面对现场设备
文中阐述了气动比例阀控制的摆动气缸位置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采用“LabVIEW+ PAC”平台构建控制系统,在气动比例阀的特性测试的基础上完成了摆动气缸的伺服定位,并且能
在双极性功率半导体器件如晶闸管的制造工艺中,需要对经过激光割圆工艺切割后的芯片进行喷砂整形,以符合后续工艺对外现形状的精密要求,目前工艺中使用的喷砂设备的喷嘴进给
针对管网泄漏定位运算量大而不易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运算快速、实时测量的定位方法。以泄漏液体的声学特性为依据,建立测漏模型,将捕获的信号离散化后极化处理,用极
目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从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360例经过阴道镜、活检等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宫颈良性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
针对目前单处理芯片图像采集实时性不高和FPGA中的毛刺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模拟视频采集控制器的解决方案。该设计将图像采集功能区从主控芯片中分离出来,利用处理速度占优势的FPGA实现图像采集,减小了对主控芯片的资源占用。同时该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对程序设计的优化,使控制器能够区别奇偶场数据,将一帧图像顺序的存入SRAM中。在控制器的输出端采用D触发器构成数据缓冲器,用于调节数据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的超干粉料湿度测试系统由HM1520LF湿度传感器、晶体管稳压电源、数据采集卡、PC机和基于LabVIEW的湿度信号处理软件组成。测试过程中,与晶体管稳压电源连接的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入PC机,采用基于LabVIEW编程平台的软件系统采集信号,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队列储存,然后在图表中显示出来。检测结果储存在Access中,方便数据的查询和回放。系统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