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早期探查在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机 构】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35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和骨桥蛋白(OPN)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6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9例良性增生组织中BRMS1、OP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BRMS1在29例良性增生组织中多为阳性表达,表达率86.2%(25/29),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21.7%(10/46);前列腺癌组织中OPN表达率为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HepG2/CD133+肝癌干细胞的分化效果。方法ATRA以不同浓度(1×10-9~1×10-5 mol/L)加入到干细胞培养基,培养5 d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抗原表达变化,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干细胞中胚胎干细胞标志物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
恶性黑色素瘤是外胚叶神经嵴来源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致死性极强,其起源和进展是由于控制细胞增殖和逃避细胞死亡过程的多个复杂信号通路的变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学是一种涉及基因功能但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遗传机制,近些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恶性黑色素瘤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和50例同期非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K+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CD45-的CTC细胞,并根据CTC进行分组,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检测结直肠癌患者CTC,18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CTC阳性74例(41
前列腺癌是欧美常见泌尿系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肿瘤细胞具有独特的葡萄糖代谢特点并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多种糖代谢相关基因已被证实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代谢综合征和细胞糖代谢异常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目的建立一种非病毒的T细胞基因转导方法,为CAR-T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基因修饰策略。方法将CD19CAR表达框(1 470 bp)克隆入PiggyBac转座子载体PB513B-1的XbaⅠ和EcoRⅠ位点,构建靶向CD19的PiggyBac转座子载体(pb19CAR);将转座子和转座酶双质粒,经电穿孔仪(1×20 ms 830 V/840 V/850 V)和核转仪(U014/T023)转导原代T细胞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128在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雌性小鼠5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吗啡组、吗啡+大黄组。吗啡组通过连续6 d皮下注射吗啡制作急性便秘模型。确定急性便秘模型制作成功后,缓慢递增剂量喂食大黄汤120 d,建立小鼠STC动物模型。观察小鼠排便、肠道传输试验、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miR-
目的探讨下调微小RNA(miRNA,miR)-21表达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miR-21抑制试剂(抗miR-21)瞬时转染PTC-1细胞(转染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TC-1细胞中miR-21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PTC-1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PTC-1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