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理答:高效数学课堂助推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3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在课堂上的理答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时,我们要通过悬念式的理答促进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引领式的理答让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追问式的理答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从而让数学课堂可以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 悬念;引领;追问
  教师理答是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智慧的回应与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及时纠正学习行为或者思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一位数学教师的理答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研究理答的内容与时机,进行灵动理答,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高效地展开. 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谈一谈如何进行灵动理答,以便助推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高效地进行.
  一、悬念式理答,促进自主思考
  案例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初步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下面的几个数中,你们能否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呀?师出示(3、6、9、12、18).
  生:3是6的因数,6是3的倍数;6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6是18的因数,18是6的倍数;9是3的倍数,3是9的因数;9是18的因数,18是9的倍数……
  师:我感觉不对呀?在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一个是9,怎么一会是因数,一会是倍数的呀?哪一名同学能帮一帮老师. (这一理答带有一定的陷阱来误导学生,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象. 当学生坐在那不知所措时,老师再一次进行理答)
  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刚才我们学过的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来回答这一问题.
  生:(学生思考讨论之后举手)
  应该这样说,相对于3来说,6是倍数,所以应该说6是3的倍数,而不能说6是倍数. 同样,相对于12与18来说,6只能说是它们的因数,也就是说6是12的因数,6是18的因数,不能单单说6是因数.
  师:我终于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因数与倍数不能单一出现,要一对对出现.
  生:对,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一个理答案例中,老师设计一个又一个悬念来促进学生思考,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路逐步暴露在教师的视野当中,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理答,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二、引领式理答,逐步达成目标
  案例二
  师出示6、8、12、18、21、34、42等几个数字,让学生来求他们的因数. 学生在草稿本上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进行理答.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些数的因数分别都是哪些数?
  生逐一回答之后,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有序地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我感觉,同样的一个数,可以是不同数的约数. 比如,2,可以是6的约数,也是8、12、18、34、42的约数.
  生:我还发现,一个数不仅有自己的因数,同时还可以是另外一个数的因数,比如,6不仅有自己的因数,同时它还是12的因数. 再比如,21有自己的因数,同时也是42的因数.
  师:你们的发现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数不仅可以有自己的因数,同时也可以是别的数的因数. 你们再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数,是什么数?
  生:都是1.
  师:也就是说1是所有数的因数,我这样说对吗?
  生:对,比如,1是2、12、22、32、42的因数.
  师:对,那你们能用一句话来具体说一下一个数的最小因数与最大因数吗?
  生:一个数最小因数是1,而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一直游离于数学结论之外的时候,我们教师就需要灵动的理答来引导学生.
  三、追问式理答,完善知识系统
  案例三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因数与倍数,你们说一说,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而倍数是无限的.
  师:为什么,请具体说一 说.
  生:……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知道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师:请你说一说理由.
  生:……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
  在总结的环节,老师通过一连串的追问,让学生不断地打开记忆的阀门,对所学知识一一道来.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同学生的语言中重新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创新理答策略,学会灵动的理答,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让数学教学可以高效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叶建云.可以这样教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志明.让数学课堂更高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练习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反思,需要教师着眼于挖掘练习题潜在的价值,找准最适合的“反思点”引发学生思考,更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催生学生的数学智慧.在批改作业中,利用适当的批语,让学生自觉地反思,选取适当的形式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学生就能在每次反思中获取新知.  【关键词】练习;学会反思;自觉反思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六年
【摘要】 对于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笔者认为只要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尊重关怀、授之以渔、实践教学、分层优化、合作互助等科学的方法,就能有效树立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让数学课堂成为学困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 数学课堂;学困生;兴趣;分层优化  素质教育要求在数学课堂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但对于学习吃力的学困生而言,学习进步成为一种“奢望”,也成为老师教
【摘要】探讨了给定m进制正整数n与任意m进制正整数相乘所得积的末位数字不同个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m进制;数乘;正整数;积  【基金项目】湖北理工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关于不定方程最小解的探讨研究”,项目编号:13xjz07A.  【分类号】O121 【文献标识码】A  在十进位制数中,任给一个正整数n与任意正整数相乘,其积的末位数字的不同个数变化规律如何呢?笔者经过探讨,发现有以下美妙结果.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矿床属于夕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特定岩性、岩浆岩、构造是形成该种类型矿床的基本条件: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矿床的产出部位,岩体
【摘要】 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文着重从问题情境教学出发,论述不同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针对不同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常见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新课程 问题情境;多样性;选择性  (4)某人年初投资10000元,如果年收益率是5%,那么按复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依次为10000 × 1.05,10000
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有其特殊性。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于南丹-昆仑关基底性深大断裂带上,经过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使矿质继承叠加,最后聚积于燕山晚期的岩浆热液中。大厂超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