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9名高中生人格与心理症状及生活事件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中学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国内对中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多,认为中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影响中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1-3]),消极的人格特质,可导致紧张、焦虑、敌对、抑郁、恐怖、偏执、人际敏感、强迫等心理症状~([4]),但中学生人格与心理症状及生活事件关系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广西高中生人格与心理症状及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高中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阿立哌唑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ICD-10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喹硫平组34例和阿立哌唑组34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ECD)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5-HT水平,在治疗始、4周、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
目的 通过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亲密度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对比研究,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干预与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对10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和90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研究组)进行家庭亲密度与家庭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信度分析.结果 对照组家庭亲密度显著好于研究组[(51.75±8.86)分,(38.89±12.17)分,P<0.01].对照组家庭教育
目的 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评定61名SOS儿童村儿童(SOS组)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单亲组)和完整家庭(完整组)儿童各61名.结果 SOS组男童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低于完整组男童[(10.69±2.74)分,(12.5
目的 考察医护人员情绪劳动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研究人格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山东省6所综合医院的168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最常采用的情绪劳动策略是自然表现[(5.17±1.15)分],其次是深层表现[(4.74±0.78)分],最后是表面表现[(3.88±1.21)分].外倾性与表面表现呈负相关(r=-0.20,P<0.05),与深层表现呈正相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