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思考与实施方案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计算机类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以及我校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已经具备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专业特色、教学设备、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从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分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招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专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近十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招生数量始终占据着各高校理工类专业之最。由于就业状况良好、工资薪酬高,各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受到考生与家长的关注,吸引了大批高分学生。然而,最近几年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IT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仍旧旺盛,而且经常抱怨难以招聘到急需的人才。
  其实,与其他专业想比,计算机专业有着许多难以比拟的优势,诸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计算机技术人才容易转入其它行业等。另一方面,信息产业仍然属于朝阳产业。因为,我国的软件行业刚刚进入成熟期,市场潜力巨大。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从最初的信息时代过渡到后PC时代。目前,我国已经将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同时,新的应用与技术的需求催生了新的研究热点,诸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而这必然导致社会对从事这些技术岗位的专业人才的新增需求。此外,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从总的趋势来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始终呈增长趋势。
  2 我校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我校属于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升格而成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老牌”的本科院校,在办学经费、仪器设备、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本科办学经验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1)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较为紧密,从而有利于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和企业横向项目支持。(2)尽管财力有限,但是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扶持少数的校级特色专业。
  3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3.1 我校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意义
  我校是专业横跨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但是各个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可以促进我校工学类专业的发展,优化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并且为今后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工学类专业打下基础。山东省一直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对象,且拥有浪潮、中创等一大批优秀IT企业。目前,山东省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我校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既可以缓解省内软件人才缺乏的局面,充分发挥我校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又可以为今后“集中优势研究方向,建设地区性技术研发中心”的专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3.2 我校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多年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初见规模,具备了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的实力,这表现在:(1)办学基础。我校于1998年获准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2003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人本科专业,并且在2009年荣获省级成人教育特色专业。2010年,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师资力量。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占9.5%,副教授占22.6%,40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的70%。教师队伍学历水平较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3)科研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信息安全与密码学”、“工业控制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为主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成果,且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学术前沿水平。2011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建立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山东省高校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配置了高性能服务器集群、互联网环境指纹身份认证研发平台、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及过程控制平台、低温等离子控制与应用平台等研发设备。“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纵向科研课题12项,其中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4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重点课题8项。此外,还承接了横向校企合作课题多项。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目前,实验室承担的主要课题有:“电阻壁模式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互联网应用的隐私保护密码技术研究”、“涂装厂房空调加热器自适应控制算法与厂房内压力控制方法研究”、“多生物特征识别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等。
  3.3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不足之处
  尽管已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计划有待完善,培养定位的设置尚处于摸索阶段。精品课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有待加强。(2)教学设备缺乏。目前,部分专业教学实验室出现了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用途微机配置偏低,已无法承担部分课程实验软件环境要求的问题。(3)缺乏学术带头人。缺少具有教授职称且在国内、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学者。(4)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加强。高水平的纵向(如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数量较少,高水平论文的产出量较少,与地方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较少,缺少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此外,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实验室配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今后研究的需要。   3.4 加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措施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目标应该设定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本科专业,构建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形成多个有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向,打造一支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1)结合自身情况,完善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团队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为学校遴选新增工学类本科专业提供合理化建议。(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多个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团队。结合现有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设置多个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向,具体包括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控制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数据库方向等。争取学校的支持,在紧缺的方向上引进多名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3)制定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继续深造的计划。为具有助教和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宽学术视野,尽快确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职业发展计划。鼓励年轻教师制定进修或在职攻读学位的计划,从而进一步优化现有研究团队的学历、职称结构。(4)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对课程设置的研究,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特长为本科生开设专业选修课和前沿技术选修课。通过调研与筛选论证,精心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将具有较好成长性且内容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为优质课程群,争创多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分模块教学模式,对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进行模块划分,突出专业方向的特点,强化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能力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优先选用近三年内出版的国家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或国外权威教材的中(英)文版。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与所选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加强优质网络课程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的需要,自编高质量的专业课教材。(5)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教法研究。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作为主要方向,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以团队形式申报厅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为今后申报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打下坚实基础。(6)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新建信息安全综合教学实验室,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整合建立能满足今后实践教学需要的综合性教学实验中心。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建立“基础+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课程体系,积极开展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方面的研究。(7)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争取学校的支持,聘请省内知名学者进行指导,帮助制订研究团队的发展规划,同时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性人才充实到现有的研究团队之中。此外,通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将具有硕士学位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教师培养为学术骨干。争取学校的各种激励奖励政策,激发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拔尖、创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拔校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出3名以上在省内有较强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加强原有优势方向建设的同时,扩展机器人、数据库等新的研究方向。此外,积极申请中央、地方财政以及学校配套经费支持,购入今后研究急需的RAID存储系统、身份认证服务器、虚拟化软件、生产流程仿真系统、柔性仓储系统等软硬件设备,力争将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实验室扩建为省内知名的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4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应当尽快理清思路、找准定位,以科研促进教学,加强质量内涵建设,在探索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贾宗璞,杨波,王海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6:101-103.
  [2]熊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7):1950-1951.
  [3]严武军.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思考和探索.现代计算机,2011,12:42-44.
  [4]叶芃.论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3,3:38-39.
  [5]于金霞,贾宗璞,汤永利.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计算机教育.2010,14:45-48.
  [6]王秀珍,汪群山.关于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2,07:157-158.
  [7]陈道蓄.社会需求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计算机教育,2006,2:8-9.
  [8]刘三满.知识经济与计算机学科建设.计算机教育.2008,7:19-21.
  作者简介:柳欣(1978-),男,山东广饶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密码学。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高校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其他文献
在对新时期中职院校学生教学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职教学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最后结合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若
摘 要 在会计教学中,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具体需求,笔者结合多年中等职业会计教学的实践,认真分析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案例教学法是适合管理类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会计”教学实践的意义,实现途径,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的目的,因此在会计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案例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 会计案例 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在同盟会的反封宣传中 ,没有摆正民权与民族两大主义的位置 ,许多会员错误地以为“去满人”就等于“去暴政”;同盟会忽视了必要的民主启蒙工作 ,致使民主只是在表面形式例如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核心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中,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
摘 要 杜威的“活动教学论”是针对传统教育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来的,其对经验的重视,认为教育哲学是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这种认识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  关键词 杜威 活动教学论 幼儿园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自从“五四运动”以来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其独特的“活动观”
河南绅士王锡彤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于地方教育、政务,捍卫地方利益等活动,成为具有一定趋新色彩的"学商"、"绅商"或"职商",加快了中国内地绅士阶层的近代性转型,促进了近代社
当前教育环境下,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首先需要通过解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随着各大搜索引擎巨头推出了搜索服务的开放API,元搜索引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笔者通过对元搜索引擎基本架构的分析,在Java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Executor并发框架的元搜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