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方法分析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一项学习技能就是课外阅读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兴趣;激发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能够将教师、学生与文章相互联系起来,而课外阅读能够将自然、社会、人文精神、艺术、科学等融入到学生的思维认知中,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陶冶学生的优良情操,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良好的基础。激发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教师要尽可能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其中的内涵。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调查显示,农村小学大部分高年级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不重视,教师不积极以及家庭不作为。例如,很多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籍,学校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不在课外阅读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严重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长时间发展下去会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缺乏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不到想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从农村教学环境来看,农村学生中许多是留守儿童,家长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读书,而家里的老人没有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从而导致了农村家庭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并且,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的作用不大,学生只需要掌握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错误的观念也是导致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农村家庭中,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将希望都寄托于孩子,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强制性地要求孩子进行与考试有关的课外书籍的学习,使得孩子生活与学习时间比例严重失调。这种不良的学习氛围如果长时间发展,会使学生失去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农村地区缺少课外阅读的书籍
  由于许多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因此许多市面上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并没有流通到农村地区。并且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一般,很多学校没有图书馆或者图书室,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途径就更少了。同时,很少有农村家庭会收藏书籍,因此学生在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课外读物可以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兴趣一直无法得到提升。有些家长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在为孩子挑选课外读物时毫无头绪,每次只能为学生挑选一些写作类的图书。
  二、激发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能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农村学生的学习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很少会有学生花多余的时间去学习,并且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枯燥,语文教学课堂也十分沉闷。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热情。比如进行《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让学生充分了解演讲的方式以及演讲的具体流程,在演讲之前自主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多研究一些优秀的演讲实例,拓宽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范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演讲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外读物以及网络,提高了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情感意识。
  (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阅读
  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仅仅让他们浏览文章是无法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更不会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标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者句子摘抄下来,反复品味,增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述地球人民团结一致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的内涵,当学生还沉浸在文章氛围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其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注,并且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谈谈对两篇文章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感悟,在体会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做笔记,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通过有技巧的阅读使课外阅读效率得到提升。
  (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书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学生想要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但是因为学校没有充足的资源,无法实现学生的这个想法。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刊物,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这个阅读氛围中陶冶情操,增强自己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乐观的学习环境,积极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生活联系起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思维体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促使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此外,农村小学高年級的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阅读教学,比如合作阅读、自主阅读等。通过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走进文章的背景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娜.CC市SY区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18.
  [2]杜雨欣.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8.
  [3]朱晓晨.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4]尹晓晗.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7.
其他文献
长文阅读一直是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弱项。教师尝试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长文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联系上下文感悟人物性格和形象,预测内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位于上海市东部,由上海长江隧道(南港)工程和上海长江大桥(北港)工程组成,总长2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公路隧道下方及公路桥梁两侧预留了轨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并将长期存在。留守儿童中大多是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留守小学生的教育面临父母缺席、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失衡、管理失调、教育环境重视度不足和教育资源缺乏的困境。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全面从问题“源”及“流”标本兼治解决留守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留守小学生教育;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城镇化政策的相继出台并实施,农
针对市政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评估和优化决策问题,考虑交通需求的动态性特征,提出基于VISSIM仿真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评估与决策方法,通过动态交通分配和仿真模拟,直观反
2010年3月16日,国防科工局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胡亚枫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副司长赵敏主持,李 O
【摘要】由于受到教育设施、教学体制、应试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存在厌学,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山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对某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展开了调查,分析了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的现状,并积极探索了山区初中生的特色教育模式,以不斷促进山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学习动机;策略  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加强山区初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