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游记中的黄山“四绝”形象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随着徽州地区多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江浙等繁华都市往来黄山变得朝发夕至,游客慕名前来并用游记等形式记述了黄山独特景观和非凡体验,其中对黄山“四绝”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奇松千姿百态,怪石形态各异,云海自然高远,温泉妙在天成.这些描写既是对黄山的记录和传播,又激发人们对游览黄山的向往.游记丰富了黄山的历史文化,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资本逻辑驱使下的消费逐渐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具实践性的真实客观需要变成了现实的占有欲望,这种病态的需要已脱离理性消费的本质,“消费本位”代替了以往“以生产为中心”的逻辑,消费本身成为异化的消费.资本逻辑导致了异化劳动的产生,异化劳动导致了异化消费,异化消费的“无限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引发了生态危机.从异化消费理念的生成逻辑入手,从现实状况着手,脱离资本逻辑,消除异化劳动根源,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从而扬弃异化消费.
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凸显不足,因此,企业要发展就需顺应当前时代发展,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创新解决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积极作用,形成企业管理模式的相关创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内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快速发展.在旅游行业和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文旅融合之下,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建立文旅融合的完善发展体系,将政府保护与市场开发平衡,既保护遗产,又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