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芋螺毒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命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螺毒素是来源于芋螺的毒液的活性多肽,由于其分子质量小、结构多样、作用靶点广泛、功能专一、组织特异性强等优点,广泛地被用作细胞中各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靶点的探针,以及作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甚至直接作为新药开发.芋螺可以分为食鱼、食软体动物和食虫3种类型,织锦芋螺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食软体动物芋螺.作为毒性最强的芋螺品种之一,织锦芋螺毒素成为食软体动物类芋螺毒素研究的代表.现对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织锦芋螺毒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蝎长链神经毒素由60~76个残基组成,含4对二硫键,主要作用于可兴奋细胞的Na+通道.这些毒素的作用方式和选择性各有不同.其中功能相似的毒素,其蛋白质及基因序列也都很相似.所有
富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简称CRISP)是一个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它们主要发现于哺乳动物生殖道中,但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发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调节脂蛋白代谢的一种关键酶,如具有水解血浆脂蛋白中三酰甘油的作用等.体内LPL 减少会导致血三酰甘油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在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eum)多细胞发育中,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A,PKA)发挥多重作用.细胞聚集阶段,PKA调节腺苷酰环化酶的活性,中转cAMP,诱导dut、pdi等一些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现已发现约有300多种临床综合征伴有CHD.对Alagille综合征、CHARGE联合征、Hol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